俄羅斯鐵路公司與中國國家鐵路集團近日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將共同完善途經俄羅斯和中國領土的歐亞國際運輸走廊。
中俄雙方計劃加快外貝加爾斯克和滿洲里邊境口岸1435毫米軌距第二主軌建設項目的實施,提高邊境車站的接收和轉運能力,以增加貨物轉運量。
俄鐵表示,在提高鐵路吞吐量和運載能力的框架內,雙方將繼續發展俄中之間現有的鐵路口岸,包括外貝加爾斯克-滿洲里、格羅德科沃-綏芬河、下列寧斯闊耶-同江口岸以及通往這些口岸的基礎設施。
據俄羅斯運輸與基礎設施國家研究中心估算,上述各項建設的成本約為13.3-17.5億美元。
普京政府暫時還沒有詳細的融資方案與建設計劃。
俄羅斯總統普京訪華期間,雙方聯合聲明明確深化交通物流和口岸合作,加強邊境口岸基礎設施建設。
俄中之間的鐵路是強化兩國聯系的骨干架構,2023年兩國鐵路貿易量增加36%,今年有望再創新的紀錄。
普京已批準啟動“東方多邊形”鐵路網建設項目的第三階段工程,加快構建一個覆蓋遠東地區的廣闊鐵路網絡。
為了順應中俄間日益緊密的經貿合作步伐,普京政府決定在遠東地區鐵路網絡的革新上傾注更多資源。
重點落在了兩大關鍵鐵路動脈——貝加爾-阿穆爾鐵路(Baikal-Amur Mainline, BAM)和歷史悠久的西伯利亞大鐵路(Trans-Siberian Railway)的升級上。
這兩條鐵路作為俄羅斯交通脈絡的神經中樞,承載著巨大的潛力和責任。
普京在公開場合明確表示,俄政府將以尖端科技為驅動力,推進這兩條鐵路動脈的高效改造和擴展,將它們的運能提升至25.5億噸/年。
在地圖上,西伯利亞大鐵路以醒目的紅色線條橫貫東西,而貝-阿鐵路則以其碧綠的標識穿越廣袤的遠東地區,構成了俄羅斯交通網絡中的重要支柱。
這些鐵路動脈的升級與整合,無疑將對俄羅斯的經濟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毛子對遠東鐵路網絡的推進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緊迫感,這不僅僅是為了提升以西伯利亞大鐵路和貝-阿鐵路為核心的交通動脈,從而增強東西部地區的聯通性,確保境內物資的順暢流通,推動遠東地區的全面發展,更是出于它深陷俄烏泥淖的戰略考量。
這個龐大的鐵路網建設,實質上是對普京政權未來能力的一次嚴峻考驗,關系到其能否在長期的國內外挑戰中,堅守并維護俄羅斯的經濟和政治自主權。
在歐洲貿易路線幾乎隔絕,波羅的海區域逐漸被北約勢力所覆蓋,尤其是北極航道的建設尚需時日的背景下,普京非常關切維護其三大物流命脈:
據官方數據,這三條走廊在2023年已實現了超過5億噸的年度貨運量,預計到2030年,這一數字有望飆升至驚人的7億噸。
其中,東部走廊作為連接中國、東南亞及部分南亞的紐帶,尤為重要,去年已達到約3億噸的貨運規模,這其中1.73億噸的貨物流通,直接得益于普京提及的兩大鐵路動脈的貢獻。
然而,黑海出口通道受制于土耳其,地理位置的敏感性使得亞速海-黑海走廊的安全籠罩著陰影。
國際南北運輸走廊的發展受限于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條件,使其短期內難以發揮核心作用。
相比之下,東部走廊因其穩定的局面和深厚的經濟合作關系,其重要性日益凸顯,未來前景不可估量。(素材來源官方媒體/網絡新聞)
國際客車展獲悉,11月5日,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4年10月份產銷數據快報。快報顯示,2024年10月,宇通客車實現銷售3221輛,同比增長43.22%。其中,大型車1321輛,同比增長10.82%;中型車1461輛,同比增長 84.94%;輕型車439輛,同比增長64.42%。 宇通客車作為國內客車行業的領軍企業,一直以來以其卓越的產品質量、先進的技術和完善的售后服務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支持和推廣,宇通客車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加大新能源客車的研發和生產力度,為宇通客車的銷售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同時,國家對公共交通的投入不斷增加,城市公交、旅游客運等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也為宇通客車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