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由鐵四院牽頭承攬的中國鐵建科研重大專項“時速600公里常導高速磁浮建造關鍵技術研究”在武漢結題,標志著中國鐵建在常導高速磁浮工程建造領域取得新突破。
《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合理統籌安排時速600公里級高速磁懸浮系統、時速400公里級高速輪軌(含可變軌距)客運列車系統、低真空管(隧)道高速列車等技術儲備研發。
磁浮交通是傳統鐵路交通發展100年后誕生的新技術,以無接觸的方式重構列車與線路的相互關系,突破傳統地面交通工具的速度極限。
磁浮利用的基本原理是“同性相斥、異性相吸”電磁懸浮原理,以磁鐵對抗地心引力,使車輛懸浮,再利用電磁力引導,推動列車前行。
自20世紀60年代始,德國、日本等主要發達國家開展大規模磁懸浮交通研究,技術路線分別是常導和超導。20世紀90年代,中國開始同步研究京滬高鐵磁浮及輪軌技術方案。
常導高速磁浮,為利用電磁體之間的電磁吸力實現懸浮。具體來說,它采用直流電磁鐵與良導磁材料之間的電磁吸力,通過自動閉環控制實現列車與軌道之間的無接觸懸。
超導高速磁浮,則利用超導體的抗磁性實現磁懸浮。超導磁體在低溫下產生強大的磁場,與軌道上的線圈相互作用,產生電動斥力將列車懸起。
時速 600公里常導高速磁浮建造關鍵技術研究填補了現有常導高速磁浮在自主知識產權、系統產業鏈、可工程化應用領域的不足,提升了中國鐵建在高速磁浮交通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助力中國鐵建挖掘新質生產力。
項目組以建設常導高速磁浮長大干線為應用場景,圍繞橋梁建造、隧道建造等7方面共28個子課題進行了系統全面的研究,并針對性地對時速600公里常導高速磁浮建造技術專利進行分析與布局。
項目歷時4年,總計形成專利70項(發明專利45項),產品4項,工法3項,工藝2項,技術條件5本,軟件著作權1項。本項目研究成果已應用于部分實際工程。
作為國內最早開展磁浮交通技術研究的設計單位之一,鐵四院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開始同步研究京滬高鐵磁浮及輪軌技術方案。
2017年,以鐵四院為代表的中國鐵建所屬企業參與了科技部先進軌道交通《磁浮交通系統關鍵技術研究》重大專項。作為主編之一,鐵四院編制的《磁浮鐵路技術標準》于2020年1月正式實施。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經濟帶均規劃了高速磁浮項目,高速磁浮工程建造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中國鐵建重大專項“時速600公里常導高速磁浮建造關鍵技術研究”的順利結題,標志著中國鐵建已基本掌握時速600公里常導高速磁浮交通工程建造關鍵技術,形成在常導高速磁浮關鍵建造技術方面的自主知識產權和指導性設計原則,在實現工程化應用的目標上邁進了一大步。
國際客車展獲悉,11月5日,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4年10月份產銷數據快報。快報顯示,2024年10月,宇通客車實現銷售3221輛,同比增長43.22%。其中,大型車1321輛,同比增長10.82%;中型車1461輛,同比增長 84.94%;輕型車439輛,同比增長64.42%。 宇通客車作為國內客車行業的領軍企業,一直以來以其卓越的產品質量、先進的技術和完善的售后服務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支持和推廣,宇通客車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加大新能源客車的研發和生產力度,為宇通客車的銷售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同時,國家對公共交通的投入不斷增加,城市公交、旅游客運等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也為宇通客車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