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隨著最后一顆螺栓加固完成,北方首座坦拱式裝配式車站——青島市地鐵15號線四方廠站主體結構拼裝順利完成。
四方廠站是北方首座坦拱式裝配式車站,為地下兩層標準車站,其中裝配段由447塊預制構件組成,在青島市市政公用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的指導幫助下,中鐵二十五局用時5個多月時間完成了總重達22196噸的坦拱式裝配車站拼裝。
在青島地鐵15號線四方廠站施工現場,頂板首次采用空腔式單塊坦頂結構,形狀如同中國古代的“拱橋”,而“空腔式”設計,在不影響設計強度的前提下,頂板重量和吊裝風險大幅降低,資源能耗也有所減少。外框結構由四塊預制構件采用“搭積木”的方式進行組拼,大大減少了防水接縫數量,采用“兩墊一注一嵌”的防水體系。與之前傳統樁錨體系裝配式車站相比,全樁撐體系能夠更好地克服碎裂巖不良地質和地下水充沛等施工難題;同時,相較于之前頂板由兩塊構件拼裝而成的高拱式裝配式車站,大分塊坦拱式裝配式車站可實現基坑開挖深度減少1米、頂板構件數量減少50%的效果,具備施工過程更安全、成本開支更節約、拼裝速度更高效等優勢。
為確保地鐵結構質量,裝配式車站對構件的預制、拼裝的精度要求極高。這就要求“積木”既要做得好,又要拼得準。青島地鐵15號線項目總工劉金華介紹說,在方案研究、場地規劃、工序交底、進度管理等方面,項目利用BIM三維模擬碰撞演示裝配施工全過程,提前發現并解決存在問題,并通過工序模擬動畫讓現場技術人員和作業工人更直觀的了解施工技術要點,提升技術交底質量,確保施工安裝精度控制在2毫米以內,保障全預制裝配式車站的高質量建設。“與傳統現澆施工方法比較,四方廠站預制裝配式方案可以節約工期4個月,現場施工工人數量減少80%,節省木材600方,建筑垃圾減量30%,減少碳排放15%,對‘碳達峰、碳中和’有著直接貢獻。”青島市地鐵15號線項目經理范恩菠表示,青島地鐵15號線歷時5個多月完成拼裝,實現地鐵車站梁、板、柱、墻75%預制裝配,是踐行國家“雙碳”戰略的具體體現,也是落實青島地鐵集團“建設世界一流地鐵”目標的重要舉措,對后期同類型裝配式地鐵車站的推廣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項目部創新使用“160噸智能龍門吊+坦拱高拱兩用的裝配式拼裝臺車”設備,進行智能裝配施工,通過在智能門吊與拼裝臺車間設置統一數據接口,實現兩大設備一體化管控,同時依托門吊防搖擺系統、精準定位系統、智能監控系統BIM動畫模擬等技術創新措施,保障拼裝作業精度控制,提升吊裝作業安全穩定,從而實現拼裝過程的高效、優質、安全的目標。
國際客車展獲悉,11月5日,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4年10月份產銷數據快報。快報顯示,2024年10月,宇通客車實現銷售3221輛,同比增長43.22%。其中,大型車1321輛,同比增長10.82%;中型車1461輛,同比增長 84.94%;輕型車439輛,同比增長64.42%。 宇通客車作為國內客車行業的領軍企業,一直以來以其卓越的產品質量、先進的技術和完善的售后服務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支持和推廣,宇通客車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加大新能源客車的研發和生產力度,為宇通客車的銷售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同時,國家對公共交通的投入不斷增加,城市公交、旅游客運等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也為宇通客車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