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鐵路上最長的隧道——柏樹坳隧道
“這條622米的隧道將線路縮短了23.8公里。”6月24日,成都市龍泉驛區檔案館副研究館員胡開全向記者講述龍泉山與成渝鐵路的故事。他所說的隧道正是成渝鐵路全線最長的一條隧道——柏樹坳隧道。
胡開全介紹,成渝鐵路線路原定出成都后向東北行,經姚家渡、趙家渡,沿沱江經淮口鎮對岸至亂石灘。此段線路雖較平坦,但迂回曲折,而且還有一處大塌方地段。
當時,年逾六旬的老工程師藍田提出改線方案,將原定這段改為出成都經洪安鄉,越柏樹坳,沿小溪至沱江邊接亂石灘。
這個方案,不僅避開原方案要穿過的不良地質地段,還縮短線路23.8公里。“即使增加這些工程,總投資也沒增加。從長遠看,這大大節省了運營和維修費用,是一個很有價值的建議。”
“但當時隧道施工基本上全靠手工操作,進度較慢。加上這段線路要重新勘測設計,必然會耽誤時間,影響全線通車計劃的完成。因此,當時這是一個有風險、有爭議的方案。”胡開全說,但大家還是認為新方案線路短,遠期經濟效益好,應予以采用。
“打通柏樹坳隧道,成為施工中的關鍵工程。”胡開全說。隧道施工要經過洞外明挖、導坑、擴大、拱部襯砌、挖底、襯砌邊墻等9道工序,稍有不慎就會發生傷亡事故。施工中,隧道工人開展紅旗競賽。風鉆修理工首先挑戰,提出保證在一小時內修理好25臺風鉆。炮工也不示弱,站出來應戰,保證在一小時內鉆23個炮眼,還要達到每個炮眼平均一米深。
經過努力,1952年5月初,柏樹坳隧道打通,“成渝之間的山地屏障——龍泉山就這樣被火車的汽笛聲所打破。”在胡開全看來,成渝鐵路北接寶成線,南接川黔線,打通進出川的通道,在川渝兩地社會經濟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國際客車展獲悉,11月5日,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4年10月份產銷數據快報。快報顯示,2024年10月,宇通客車實現銷售3221輛,同比增長43.22%。其中,大型車1321輛,同比增長10.82%;中型車1461輛,同比增長 84.94%;輕型車439輛,同比增長64.42%。 宇通客車作為國內客車行業的領軍企業,一直以來以其卓越的產品質量、先進的技術和完善的售后服務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支持和推廣,宇通客車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加大新能源客車的研發和生產力度,為宇通客車的銷售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同時,國家對公共交通的投入不斷增加,城市公交、旅游客運等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也為宇通客車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