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鐵十七局二公司參建的東北首條盾構技術建設的電纜隧道工程沈陽盛京至滂江電纜隧道順利通過驗收,達到運營條件,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注入新動能。
隧道貫通現場
沈陽盛京至滂江電纜隧道全長5.54公里,是遼寧電網建設史上投資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單項電網建設項目。建成投運后,沈陽市東部地區供電能力可由原先的150萬千瓦提升至350萬千瓦,有力促進和支撐沈陽經濟區長遠發展。該公司承建工程土建1標段,隧道全長3.244公里,采用盾構法施工,區間隧道多次下穿既有高壓電塔、高架橋、貨運鐵路等風險源,局部穿越圓礫層、強風化花崗巖、灰綠巖等復雜地質,且均處于地下水水位以下,給施工帶來嚴峻挑戰。
智慧賦能完成高難度穿越
自2019年5月12日開工以來,面對復雜多變的地質情況和連續小曲線半徑的掘進線路,項目多次召開設計、施工方案研討會,梳理分析風險源,通過優化施工方案、隧道沿線地表沉降加密監測、隧道內控制點加密測量,精確控制盾構機姿態,準確完成管片拼裝。同時,針對盾構施工特點,項目一方面通過視頻監控室對盾構施工進行遠程管理,調度人員通過查看實時視頻即刻發出指令,另一方面將盾構機掘進參數以及盾構機姿態情況通過有線光纖傳輸,與地面共享,避免長距離隧道信息溝通遲緩,做到整體協調指揮,最終完成了高難度穿越。
技術加持推進高效履約
該隧道施工中,為防止泥漿噴涌,項目引進高分子聚合物材料,通過反復模擬試驗,使渣土在泡沫混合液和高分子聚合物的吸附、隔離作用下變得粘稠,不易產生離析沉淀,確保螺旋機在排土時均勻流暢。在盾構機掘進過程中,項目根據螺旋機實際壓力、刀盤扭矩和推力等,嚴格控制排土量,及時調整土倉壓力,使土壓略高于水壓,確保盾構機平穩穿過富水圓礫地層,成為全線首家貫通的參建單位。
精細策劃打造“精度”標桿
成型隧道內部
為確保盾構機順利出洞,盾構隧道采用雙支導線并引入陀螺儀定向測量,對洞門鋼環和接收架進行精準定位安裝。盾構機刀盤破土后,經過現場測量人員實際量測,刀盤中心與盾構隧道設計中心線軸線偏差及垂直偏差均控制在10毫米以內,比規范要求的“施工過程中軸線水平及垂直偏差5厘米以內,驗收時軸線水平及垂直偏差10厘米以內”更加精準,在全線打造了屬于中國鐵建的“精度”標桿,獲得設計、監理、業主、總包等單位的肯定,也為企業盾構施工積累了寶貴經驗。
國際客車展獲悉,11月5日,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4年10月份產銷數據快報。快報顯示,2024年10月,宇通客車實現銷售3221輛,同比增長43.22%。其中,大型車1321輛,同比增長10.82%;中型車1461輛,同比增長 84.94%;輕型車439輛,同比增長64.42%。 宇通客車作為國內客車行業的領軍企業,一直以來以其卓越的產品質量、先進的技術和完善的售后服務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支持和推廣,宇通客車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加大新能源客車的研發和生產力度,為宇通客車的銷售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同時,國家對公共交通的投入不斷增加,城市公交、旅游客運等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也為宇通客車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