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下午,全國首條雙流制市域(郊)鐵路——重慶江跳線正式開通運營,乘客從江津圣泉寺站到大渡口跳磴站全程只需28分鐘,這也是重慶首條開通運營的市域(郊)鐵路。
線路采用由中車長客股份公司自主研制的雙流制市域軌道車輛,列車運用國內首創的雙流自動切換技術,為市郊與城區的“一車直達”“零換乘”提供了全新的運營模式,為重慶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方案。
填補國內技術空白
據了解,目前我國軌道交通供電制式通常分交流25千伏和直流1.5千伏。交流25千伏制式,供電距離遠,適用于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直流1.5千伏制式,供電距離近,適用于城市地鐵和單軌。因為供電制式和車輛限界的不同,地鐵、單軌列車與市域(郊)鐵路列車分屬不同技術特征的兩張軌道網,通常不能跨線路運行。
由中車長客股份公司研制的雙流制市域列車能夠在交流25kV和直流1.5KV兩種供電線路上運行,并且可在1分鐘內完成切換的數十個動作,實現兩種制式線路的互聯互通。通過運用牽引動力單元的自動切換控制技術,列車在交流25kV市郊鐵路上,可實現最高120km/h下的平穩運行,滿足車輛高速運行需求的同時增設抗蛇形減震器,提高乘客舒適性;在直流1.5KV城市軌道交通線路上,優先保障車輛加速性能,可實現100km/h的急起急停,提高運營效率。
通過在不同制式線路上的切換,實現市郊鐵路與城市軌道交通的貫通運營,填補國內軌道交通技術空白。同時,列車以既有重慶As型列車平臺為基礎,還具有爬坡能力強、轉彎半徑小、軸重小、載客量大等技術優勢。
打造更加舒適的乘車環境
列車運用噪聲分析控制技術,將聲學設計融入車輛設計全過程。全面對輪軌噪聲、電氣設備噪聲、空氣動力噪聲等進行優化提升,不僅為乘客提供了一個更加舒適的乘車環境,同時也降低了車輛運行對線路周邊環境的影響。
列車配置轉向架軸溫監測系統、蓄電池健康管理系統、弓網監測系統等智能監測設備,實現對關鍵設備的運行狀態的實時監測。采用車、地一體系統將相關數據傳輸到地面服務器,對車輛狀態進行智能分析、預判,全面提升車輛的智能性和安全性。
列車在行業首次開發研制適應120km/h速度等級的內藏密閉門,同時運用壓力波控制技術,在車輛進入隧道前自動關閉空調風門,提升車輛的密封性能,有效解決乘客因壓力差導致的不適感,提升乘坐的舒適性。
列車通過對車內溫度、濕度、風速等性能指標的仿真計算,創新采用中頂分散式小孔送風方案,避免了乘客經受冷氣直吹,全面提升乘車體驗。
引領城市軌道交通發展新風向
歷經十年研究,中車長客在雙流制軌道車輛整車系統集成技術上實現突破,相繼完成車輛研制、試驗驗證、技術平臺搭建并編制了通用技術標準。列車的研制成功將助力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進一步提升重慶市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化水平,推動重慶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的持續快速發展。
雙流制列車的投入運營將進一步解決城市內部地鐵線路無法外延,市郊鐵路公交化運營無法內伸的難題,彌補既有線路單一制式的缺陷,盤活既有線路運輸資源,為乘客帶來“一車直達”“零換乘”的乘車體驗,為我國軌道交通多元化發展探索新路徑。
國際客車展獲悉,11月5日,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4年10月份產銷數據快報。快報顯示,2024年10月,宇通客車實現銷售3221輛,同比增長43.22%。其中,大型車1321輛,同比增長10.82%;中型車1461輛,同比增長 84.94%;輕型車439輛,同比增長64.42%。 宇通客車作為國內客車行業的領軍企業,一直以來以其卓越的產品質量、先進的技術和完善的售后服務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支持和推廣,宇通客車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加大新能源客車的研發和生產力度,為宇通客車的銷售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同時,國家對公共交通的投入不斷增加,城市公交、旅游客運等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也為宇通客車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