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施工現場。
▲濱海大道(總部基地段)交通綜合改造工程完成后的效果圖。
深圳濱海大道(總部基地段)交通綜合改造工程有新進展。記者從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獲悉,濱海下沉隧道段主體結構已完成35%,計劃于2023年6月明挖下沉隧道主體結構封頂。項目通車后將有效緩解濱海大道沙河東路至廣深高速段交通擁堵,滿足未來深圳灣超級總部交通需求。
濱海大道是深圳市干線道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現狀交通流量大。未來隨著前海、深圳灣超總基地、后海總部片區等沿線重要功能組團的大規模開發建設,特別是深圳灣超總基地(約500萬平方米)開發,道路交通壓力將進一步加大。為此,濱海大道(總部基地段)開展下沉式改造。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建設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濱海大道改造將現狀雙向10車道擴容至雙向14車道,設計主線車道數為雙向8車道,設計車速為80公里/小時;輔道車道數為雙向6車道,設計車速為40公里/小時。項目分為下沉隧道段及平面道路改造段,其中,主線下沉隧道暗埋段長度1057米、敞開段503米,地面改造段長度4390米。目前,主體結構施工正在穩步推進,主體結構主線底板已經貫通,預期明年6月明挖下沉隧道主體結構封頂。下一步將繼續加大資源配置、科學安排、合理組織、穩步推進剩余主體結構施工。
記者了解到,該項目積極打造智慧工地。圍繞建筑單位涉及的人、機、物、法、環、測六大要素,利用物聯網與移動互聯網深度結合,搭建起建筑行業可視化、智能化、數字化一體化平臺,為施工過程提供管理輔助工具。通過建立濱海大道智慧指揮中心風險管控平臺將項目信息化管理集成化,將智能監測、基坑開挖安全、環境監測、鷹眼系統等高科技植入到施工現場,實現對施工現場狀況、安全、進展實時監控,確保施工過程安全穩定。
濱海大道(總部基地段)交通綜合改造工程項目建成后,將在深圳灣超總基地段形成“地面+地下”立體化交通,有效滿足深圳灣超總基地產生的大量交通需求,打造超總T型綠軸高品質公共空間,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項目下沉隧道段集城市道路、地下港灣式公交停靠站、穗莞深城際站及超總地下預留空腔等多種功能設施于一體,在地下形成四層空間,不同功能分區及聯通形式復雜,高效利用城市地下空間。其中,下沉隧道南北輔道分別于第二層和第三層在深灣支二街、深灣二路設兩對進出匝道與超總地下空間環路銜接。全地下港灣式公交停靠站為全省首例,可滿足每側8條線路停靠需求,停靠站與隧道實行分區劃分,各自獨立管控,確保運營安全。
國際客車展獲悉,11月5日,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4年10月份產銷數據快報。快報顯示,2024年10月,宇通客車實現銷售3221輛,同比增長43.22%。其中,大型車1321輛,同比增長10.82%;中型車1461輛,同比增長 84.94%;輕型車439輛,同比增長64.42%。 宇通客車作為國內客車行業的領軍企業,一直以來以其卓越的產品質量、先進的技術和完善的售后服務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支持和推廣,宇通客車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加大新能源客車的研發和生產力度,為宇通客車的銷售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同時,國家對公共交通的投入不斷增加,城市公交、旅游客運等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也為宇通客車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