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浦號”下線
近日,上海機場聯絡線11標項目又有新進展,盾構機掘進總里程突破3000米,由中交天和自主設計研發的超大直徑氣壓泥水平衡盾構機“虹浦號”在該項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據介紹,“虹浦號”刀盤直徑14.04米,總長114米,總重約3174噸,不僅應用了刀具光纖磨損檢測及中交天和獨有超長距離掘進不換刀(高承壓水粉砂地層不換刀可實現連續掘進7000米以上)等先進技術,還配置了智慧監控、自動導向等智能系統,創造了國內外同類隧道建造裝備新高度,國產化率達98%以上,大幅提高了盾構機的適應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為實現高效和智能化掘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同時,智慧化遠程安全監控管理系統可實時記錄盾構機掘進數據,實現對風險邊界的自主管理,及時發出警訊并提供解決措施預案,保證對盾構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自動導向系統為盾構機裝上了靈動智慧的“雙眼”,可更加準確地判斷盾構機的掘進走向和作業姿態,將盾構機走向精度控制在±2mm以內,既確保了掘進施工質量,也大幅提高了掘進作業的智能化水平。截止目前,“虹浦號”已掘進隧道3000多米,創造了超大直徑盾構機月度掘進650米的全國最高紀錄以及單日掘進16環、32米的世界新紀錄。
“在城市深邃的地下,無需工程師人工決策、手動操作,重達數千噸、長達百余米的盾構機通過人工智能,在無人駕駛情況下,自動挖掘出一條條地鐵、公路、高鐵等隧道”是盾構機未來的發展走向,也是盾構機人最大的夢想。要真正實現這一夢想,盾構機必須具備在無人駕駛情況下實現自主“巡航”掘進和管片智能化拼裝的必備核心技術。屆時,技術及作業人員只需在隧道外就能通過監控屏幕觀看盾構機在人工智能控制下實現自主掘進。
“中交天和盾構機無人化掘進的核心技術已日趨成熟,未來將進一步優化和融合現有技術,實現自主掘進、自主拼裝一體化的超大直徑盾構機將研制,加快進入到盾構機掘進無人化的新時代。”中交天和相關負責人介紹。
國際客車展獲悉,11月5日,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4年10月份產銷數據快報。快報顯示,2024年10月,宇通客車實現銷售3221輛,同比增長43.22%。其中,大型車1321輛,同比增長10.82%;中型車1461輛,同比增長 84.94%;輕型車439輛,同比增長64.42%。 宇通客車作為國內客車行業的領軍企業,一直以來以其卓越的產品質量、先進的技術和完善的售后服務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支持和推廣,宇通客車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加大新能源客車的研發和生產力度,為宇通客車的銷售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同時,國家對公共交通的投入不斷增加,城市公交、旅游客運等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也為宇通客車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