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勿外放聲音、站臺門編號、AED……北京地鐵擬增這些新標志
為了給乘客提供更精細
更科學規范的指引,北京擬對地鐵標志系統進行更新升級。近日,市交通委組織編制的地方標準《公共交通客運標志 第2部分:城市軌道交通》征求意見稿已完成,正在網上公開征求意見。意見稿不僅增加了第三衛生間、母嬰室、AED位置標識示例,還新增了站臺門編號、跨線運營等標志。此外,請勿外放聲音等禁止行為也有了特定標志。
根據編制說明,軌道交通標志現行標準自2016年實施,使用7年后,出現了不能很好適應國家標準更新、車站環境復雜化、乘客服務和運營管理需求變化的問題。因此,意見稿新增、修改了一批客運標志。
比如,新增了站臺門編號標志,由對應的車廂編號、車門編號、“車廂”字樣和“車門”字樣等組成。由于具有唯一性,通過該標志,乘客可以準確定位。
跨線運營,正成為北京地鐵提高運營效率的一大“法寶”。意見稿特別增加了跨線運營標志,包括跨線運營站臺站名標志、跨線運營乘車導向標志和跨線運營列車運行方向標志。跨線運營站臺站名標志用以幫助乘客確認當前車站的名稱,由當前車站名稱、線路色、“下一站”字樣和下一站名稱等組成。此外,還設計了跨線運營乘車導向標志,用以同時指示多條線路乘車的方向。
近兩年,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已經成為北京地鐵站的標配。因此,意見稿新增了AED位置標志,橘黃色背景上標有“AED”字母以及醒目的紅心。此外,新增了第三衛生間、母嬰室、“招援按鈕”等位置標志。
意見稿要求,在車站空間示意圖中,要標注各類設施,如出入口、客服中心、售票、問訊、電梯、樓梯、無障礙設施、衛生間、母嬰室、AED和便利店等,并標注“您在此”和指北針。主圖宜采用三維繪圖形式。
此外還要求,地鐵站周邊街區導向圖應標注車站位置、出入口、無障礙電梯和車站周邊與交通出行相關的重要信息,如水系、綠地、主干路、次干路、標志性建筑物、公共汽車站和出租車揚招站等,并標注“您在此”和指北針。主圖標注區域半徑范圍宜為500米,可根據車站周邊情況適當增大或縮小。公共汽車線路信息可獨立制作,以便更換。
記者注意到,與此前版本的標準相比,意見稿對于各種禁止標志也進行了適當更新。比如,“請勿飲食”從勸阻標志變成了禁止標志,禁止圖標也從一杯飲料和一個漢堡,變成了薯條漢堡。此外,還新增了使用電子設備時請勿外放聲音等標志示例,其中請勿外放聲音標志是在一個小喇叭上劃斜杠。
意見稿指出,禁止標志主要用以禁止乘客的不安全行為,主要包括禁止攜帶危險品、禁止吸煙、禁止倚靠、禁止追逐打鬧、禁止行乞、禁止進食、禁止入洞、禁止翻越、禁止跳下、禁止使用手推車、禁止攜帶寵物、禁止亂扔廢物、禁止擺賣、請勿外放聲音、請勿躺倒、請勿懸吊和禁止長時間停留等。
目前,擬修訂標準在市交通委網站公開征求意見,截止時間為2023年5月20日。
據交通運輸部7月7日消息,2023年6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295條,運營里程9728.3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12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4.4億人次,進站量14.7億人次。6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5億人次、降低2.2%,同比增加6.7億人次、增長37.7%,較2019年月均客運量增加4.5億人次、增長22.6%。6月份客運強度平均水平為0.523萬人次每公里日,較2019年全年客運強度平均水平降低4.3%。 本月新增運營里程75.4公里。其中,新增運營線路3條(蘇州地鐵11號線、西安地鐵16號線和蘭州地鐵2號線),新增運營區段2個(長春地鐵4號線南延線、西安地鐵2號線二期南北延伸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