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榕通號”盾構機刀盤轉動,剝離混凝土的聲音,宣告了廣州地鐵十二號線云溪公園至小金鐘區間左線(下稱“云小區間”)隧道正式開挖。直徑達11.7米的“榕通號”要比地鐵施工常用的盾構機大一號,是目前廣州在建地鐵線路施工中用到的最大直徑盾構機。
復雜施工環境帶來嚴峻考驗
十二號線第二項目部主要負責十二號線棠溪站(不含)至景云路站共6站6區間的建設,區間全長約7公里,灰巖地質密集分布,溶洞、土洞及溶溝發育。其中云小區間左線隧道長457米,北起云溪公園站,出云溪公園站后沿白云大道向南敷設,盾構機在下穿金園路隧道等地面建構筑物后到達小金鐘站。
該區間隧道覆土較淺,且施工范圍內管線密布,盾構機在457米的隧道掘進中,總計需下穿、側穿管線多達68條,其中一條DN529鋼制中壓燃氣管線與區間隧道“相伴同行”400米;盾構機在掘進過程中還需要近距離下穿金園路隧道,地鐵隧道與金園路隧道凈距僅0.8米,施工風險極大。此外,盾構機沿白云大道還需穿越多種地層,區間隧道內的溶洞見洞率高達42.5%,地質情況異常復雜,施工難度極大。
引入“巨無霸”降低施工風險
為確保施工安全,廣州地鐵和施工單位中交隧道局的地鐵建設者們經過多輪技術研究,決定采用直徑11.7米的泥水平衡式盾構機進行掘進施工。中交隧道局廣州地鐵十二號線第二項目部盾構經理宋思文介紹時提到,“榕通號”盾構機根據區間隧道的特殊情況進行了改造,充分考慮了人性化、智能化、安全性、適應性等因素,增設了盾尾間隙自動測量系統,施工區域配備數據及視頻監控系統、噴淋系統、溫度計、通風系統、水循環加熱器等來保證施工進度與安全。“榕通號”還配備了雙氣路(一用一備)及自動保壓系統,用于調節泥水倉內的壓力,穩定開挖面,確保帶壓進倉作業的安全。同時,將刀盤的開口率增加至為40%以上,通過“輻條+面板”的復合式結構,能夠實現較高的掘進效率,同時可預防產生泥餅。
盡管目前區間隧道已進入盾構施工階段,但仍有不少難題需要攻克。廣州地鐵建設公司第五建管部項目經理溫曉虎表示,區間需穿越上軟下硬、全斷面硬巖地層,溶洞分布較多,且發育風化深槽,深槽處沖洪積后堆積較厚的砂層,盾構掘進易出現偏斜、沉降等風險。為從源頭上防范盾構掘進風險,建設者們提前對溶洞地層進行地面鉆孔物探,并進行注漿加固處理,確保區域地層承載能力和圍巖自穩能力。同時還提前對區間穿越的重要構建筑物進行摸查,對近距離穿越的構建筑物進行針對性的保護處置,確保盾構安全平穩穿越。盾構掘進過程中,盾構機監控室、操作室安排人員24小時值班值守,掘進過程中提前做好監測點的布設,實時共享地面巡視和監測情況,實現信息聯動,根據地面和地下參數情況調整盾構機掘進參數。
地鐵十二號線是廣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構架中“X”形對角線中西北—東南向的結構骨干線,線路全長37.6公里,串聯白云區、越秀區、海珠區、黃埔區、番禺區五個行政區,有效緩解中心區的交通壓力。為推動新線建設,廣州地鐵把握主題教育的總要求,立足“黨建+工程建設”的具體舉措,發動黨員先鋒隊和青年突擊隊的力量,為工程建設注入“紅色動力”,助力新線建設高質量發展。
截至目前,地鐵十二號線(潯峰崗—大學城南)土建工程累計完成67%。25座車站中,12座主體結構封頂,13座正在進行土建施工;24個區間中,9個區間貫通,11個進行土建施工,其余4個進行施工前準備;2個出入段(場)線進行土建施工。槎頭車輛段和大學城南停車場進行土建及機電施工。
(注:以上車站名為工程暫定名,標準站名應以市政府批準公布為準。)
7月5日,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3年6月份產銷數據快報。快報顯示,2023年6月,宇通銷售各類客車4726輛,創年內最高,同比增長111.55%。大、中、輕型客車三大細分市場均實現同比正增長。其中,宇通大型客車銷售2489輛,同比增長190.09%;宇通中型客車銷售1738輛,同比增長81.04%;宇通輕型客車銷售499輛,同比增長19.95%。 2023年1-6月,宇通累計銷售各類客車15134輛,同比增長30.84%,大型客車和中型客車也均增幅亮眼。其中,大型客車累計實現銷售7693輛,同比增長62.27%;中型客車累計實現銷售5261輛,同比增長21.53%。相比大中客,宇通輕型客車銷量表現沒有那么耀眼,但上半年也有三個月實現了同比正增長,累計銷量實現了超2000輛的突破。 作為客車行業的領跑者,宇通客車早在今年4月就已率先實現了累計銷量的正增長。伴隨著二季度客運市場的加速回暖,宇通客車銷量連續三個月實現正增長,且增幅逐月遞增。今年上半年,宇通客車累計交出15134輛的銷量答卷,可謂是一份令人驚艷的成績單。這成績單的背后,離不開其對國內和國外市場的多年深耕和持續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