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高質量發展·看制造”新聞發布會在廣州召開,會上透露,到“十四五”末,廣州市軌道交通建設總投資將達到5000億元;到2035年有望超萬億元。
會上指出,2022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超2.3萬億元;工業增加值6947億元,占GDP比重24.1%,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連續兩年企穩回升。工業投資1240億元,同比增長12.6%,總量創歷史新高。規上工業企業總數超過6800家。工業稅收(含海關代征)占全市比重達48%。
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黃星耀介紹,廣州著力打造萬億級“智車之城”、“世界顯示之都”,汽車年產量突破310萬輛,連續四年居全國第一,一批百億級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項目建成投產,顯示面板產能(含在建)全國第一。
此外,出臺“四化”賦能新型工業化若干措施,大力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網絡化協同、智能化改造、綠色化提升。以“平臺受益、企業受用”的原則,遴選首批45個“四化”平臺入庫,通過財政資金、引導性基金“補一點”,企業為解決方案改造“出一點”,平臺在全過程技術服務中“讓一點”。
黃星耀介紹,廣州還統籌推進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試驗區內已登記注冊企業超10萬家,營業收入超1萬億元。劃定總規模621平方公里的工業產業區塊。并且,大力推動村鎮工業集聚區整治提升,推動存量工業用地提高利用效率,2022年新增產業用房600萬平方米。
“‘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科技創新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源頭動力。”廣州市科技局副局長孫翔介紹,一是加強重大創新平臺建設,構建以產業應用為中心的新型創新體系。二是加強關鍵技術攻關,在制造業領域突破一批卡脖子科研成果。三是壯大科技企業陣營,筑牢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底座。四是發揮科技企業引領作用,推動產業體系向中高端攀升。
孫翔透露,下一步,廣州市科技局將推動出臺《廣州市關于壯大科技創新主體 促進高企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進一步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完善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發展支持體系。
“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在大力構建現代化城市軌道交通的進程中,大力培育軌道交通產業。”廣州市發展改革委工業發展處處長、一級調研員余偉介紹,廣州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621公里,居全國城市第三。現正在推進多條城際、地鐵及一批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到“十四五”末,廣州市軌道交通建設總投資將達到5000億元;到2035年有望超萬億元。
7月5日,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3年6月份產銷數據快報。快報顯示,2023年6月,宇通銷售各類客車4726輛,創年內最高,同比增長111.55%。大、中、輕型客車三大細分市場均實現同比正增長。其中,宇通大型客車銷售2489輛,同比增長190.09%;宇通中型客車銷售1738輛,同比增長81.04%;宇通輕型客車銷售499輛,同比增長19.95%。 2023年1-6月,宇通累計銷售各類客車15134輛,同比增長30.84%,大型客車和中型客車也均增幅亮眼。其中,大型客車累計實現銷售7693輛,同比增長62.27%;中型客車累計實現銷售5261輛,同比增長21.53%。相比大中客,宇通輕型客車銷量表現沒有那么耀眼,但上半年也有三個月實現了同比正增長,累計銷量實現了超2000輛的突破。 作為客車行業的領跑者,宇通客車早在今年4月就已率先實現了累計銷量的正增長。伴隨著二季度客運市場的加速回暖,宇通客車銷量連續三個月實現正增長,且增幅逐月遞增。今年上半年,宇通客車累計交出15134輛的銷量答卷,可謂是一份令人驚艷的成績單。這成績單的背后,離不開其對國內和國外市場的多年深耕和持續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