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上海地鐵正式運營30周年。隨著線路(20條)和里程(831公里)的不斷增多,加上運營時間的延長,車輛及隧道的維保窗口期越來越被壓縮。一款服務地鐵隧道運維的機器人應運而生。
作為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旗下運維單位的長期委外單位,上海建工基礎集團自主研發了一種自動焊接機器人,用激光自動尋位系統,全斷面焊接隧道內鋼環加固橫縫,達到治理隧道收斂變形的效果。機器人在上海地鐵6號線隧道結構整治工程“上崗”期間,大大釋放了原先的人力,讓焊工數量減少了50%,焊接時間縮短了25%,運維效率顯著提升。
解決隧道收斂變形,始終是地鐵維保行業的重點和難點。在地鐵隧道內部施加內張鋼圈,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治理隧道收斂變形的施工工藝。而鋼環加固施工工藝向自動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擺脫過去長期高度依賴焊接工的困境,是大勢所趨。
上海建工基礎集團是上海地鐵維保的主力軍。“十四五”以來,在上海市場先后承接了軌交7、8號線隧道長期委外維護工程,軌交1、6、8、9、10、14號線區間隧道收斂變形整治工程,軌交1號線一大會址·黃陂南路站-人民廣場站區間上行區間隧道鋼環加固工程等項目。
這款手臂式6軸機器人,裝載了激光自動尋位系統,引導機械臂進行焊接作業,配合多層多道焊、焊縫跟蹤等功能,保障焊接質量。機器人由端承式固定,作業范圍大,不再需要人工登高。
相比傳統人工焊接,機器人在質量、安全、成本上有明顯優勢。
機器人本體是6軸大口徑腕端中空機器人,輔助臂運動機構提供升降、旋轉等功能,擴大了工作半徑,實現隧道內鋼環加固橫縫的全斷面焊接。
由于機器人與焊縫位置并不確定,而且每條鋼環拼縫都存在差異,焊接定位工作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難題。研發團隊利用激光尋位系統,自動識別起點終點,精確控制焊接距離,實時調整焊槍姿態,實現了多層多道自動焊。
自動焊接示意圖
目前,基礎集團的研發團隊已完成第一階段研發工作,接下來,還對機器人進行深度研發與改進。
一方面是通過多種焊縫模擬實驗、增加焊接參數數據庫,來滿足不同工況下的焊接需求。另一方面,通過拼接平臺研究、機器人優化選型,研發輕量化機器人,實現一車多機同步施工,提高整體效率。
在焊接機器人的基礎上,研發團隊還將進一步研究預留孔識別定位方法,研發智能打孔機器人,實現整體工藝的智能化施工。
國際客車展獲悉,11月5日,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4年10月份產銷數據快報。快報顯示,2024年10月,宇通客車實現銷售3221輛,同比增長43.22%。其中,大型車1321輛,同比增長10.82%;中型車1461輛,同比增長 84.94%;輕型車439輛,同比增長64.42%。 宇通客車作為國內客車行業的領軍企業,一直以來以其卓越的產品質量、先進的技術和完善的售后服務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支持和推廣,宇通客車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加大新能源客車的研發和生產力度,為宇通客車的銷售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同時,國家對公共交通的投入不斷增加,城市公交、旅游客運等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也為宇通客車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