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動無人駕駛模式下的軌道交通列車飛馳、全線網運營擁有“最強大腦”、軌道交通橋梁安全有24小時監測……這樣“聰明”的重慶軌道交通正在逐漸成為現實。8日,重慶交通開投軌道集團(以下簡稱“軌道集團”)發布消息稱,當前,重慶軌道交通也正在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重慶首條無人駕駛的軌道交通線路24號線建設提速,集團線網管控中心COCC室“最強大腦”計劃年內投用。
△24號線茶涪路站效果圖
重慶首條無人駕駛軌道交通線路建設提速
近日,重慶軌道交通24號線“火焰八號”TBM順利始發,線路建設再提速。作為重慶軌道交通智慧化示范線,這條快速建設的線路智慧化特點突出:全自動駕駛、場景化運營、云化物聯網。
“與傳統駕駛模式相比,全自動無人駕駛模式下的列車遇到突發故障時應急處置反應速度更快。”軌道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軌道交通24號線是重慶首條無人駕駛的軌道交通線路,將組合各種智慧車站場景,在重點車站實現數字化車控室、三維駕駛艙、乘客行為AI分析等智慧車站場景。
此外,24號線將考慮采用的“3+3”靈活編組運營模式,在平峰時段,6編組列車分解為兩列3編組列車,下線冗余運力,高峰時段,3編組列車則再度聯掛為6編組列車補充運力。根據不同時段的客流量改變運行列車編組數量,既可提升高峰時段的載客量,又可有效降低平峰時段的運營能耗。
“最強大腦”計劃年內投用
“現在我們的計劃列車運行圖依靠人工編制,1個人需要三四天的時間才能完成。COCC將實現自動編制計劃列車運行圖的功能,短時間內便可以自動成圖,將有效提升工作效率。”軌道集團線網管控中心COCC室相關技術人員介紹說。
△調試中的cocc系統
COCC即綜合運營協調指揮中心,可謂軌道交通運營的“最強大腦”,依托智慧化大數據平臺,COCC具備線網運營監察、應急協調指揮、運營輔助決策、信息管理及移動應用四大功能,目前,COCC處于調試階段,計劃年內投用。
充滿“智慧”的COCC將集合重慶軌道交通全線網行車、客流等海量生產數據進行科學分析,為優化運營組織提供決策建議,構建起軌道交通與公安、消防、氣象等部門的數據共享與應急協同聯絡機制。“投用后,能增強線網運營應急事件應對能力,提高運營組織效率與市民出行效率。”上述負責人說道。
△蔡家軌道大橋
橋梁“健康”可24小時監測
重慶軌道交通專用橋、公軌兩用橋數量在全國已開通軌道交通的城市中名列前茅。如何保障軌道交通橋梁的安全?重慶的答案同樣富有“智慧”——構建集檢測、監測、管養于一體的城市橋梁智能運維綜合管理平臺。
“通過自動化、智能化傳感器及監測設備,橋梁安全監測系統可以在線全天候實時監測橋梁信息,跟蹤橋梁因環境因素、損傷或退化而產生的變化趨勢,及時發現可能影響行車的相關因素,實現全方位評估與智能預警。”軌道集團工務維保相關專家介紹。
未來,軌道還將推廣應用軌道交通智能基礎設施工務運維平臺、城軌供電智能運維平臺、軌行區異物侵限主動安全智能監測系統等數字化智能化手段,提升設備運行可靠性,促進重慶軌道交通數字化轉型。
國際客車展獲悉,11月5日,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4年10月份產銷數據快報。快報顯示,2024年10月,宇通客車實現銷售3221輛,同比增長43.22%。其中,大型車1321輛,同比增長10.82%;中型車1461輛,同比增長 84.94%;輕型車439輛,同比增長64.42%。 宇通客車作為國內客車行業的領軍企業,一直以來以其卓越的產品質量、先進的技術和完善的售后服務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支持和推廣,宇通客車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加大新能源客車的研發和生產力度,為宇通客車的銷售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同時,國家對公共交通的投入不斷增加,城市公交、旅游客運等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也為宇通客車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