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今年年底前即將開通的軌道交通線路,成都軌道交通19號線二期的進展備受關注。目前,19號線二期已經進入空載試運行階段,標志著該線向年內開通初期運營的目標邁出關鍵一步。
11日,記者走進成都軌道交通19號線停車場,實地了解列車的獨特設計。
乘坐更舒適 座椅空調升級
車頭采用抽象的“笑臉”,代表成都人的“熱情、好客”;車身涂裝設計靈感源于青城山,巍峨聳峙的山峰圖形及山青水綠的色彩搭配,展現著“雪山下的公園城市”的魅力。
走進列車內部,新升級的座椅背部支撐可以給乘客提供更舒適的乘車體驗。據悉,為提供更適宜的車廂溫度,19號線二期列車空調采用基于載客量調節的通風機和壓縮機雙變頻技術,實現客室溫濕度自適應調節、個性化冷暖車廂設置,采用“中頂孔板送風+側頂隱藏式送風”結構實現送風均勻舒適,風量充足。
動力更強勁 配備和諧號動車組牽引電機
19號線二期是銜接雙流國際機場和天府國際機場兩個門戶樞紐的重要交通要道。為匹配機場快線線路特性與功能定位,滿足雙機場客流需求,成都軌道集團首次在19號線二期采用4A編組列車,最高運行速度可達160公里/小時,屬國內首創時速160公里的市域A型車。
為滿足更高時速要求,19號線二期列車突破傳統4個動車轉向架+4個拖車轉向架的配置,設置了6個動車轉向架+2個拖車轉向架;同時配備了和諧號動車組的牽引電機及軸箱軸承等設備,為列車高速運營提供了強力支撐。
“為了讓乘客乘坐體驗更舒適、穩定,19號線二期列車在車體輕量化制造的同時,通過轉向架上一系懸掛和二系懸掛空氣彈簧的協同作用,提升車輛運行的平穩性。”成都軌道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成都軌道交通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石錦說。
運行更安全 實現列車關鍵部件檢測全覆蓋
作為成都首條設計速度為160公里/小時的軌道交通線路,19號線二期列車上安裝了產研院聯合產業鏈企業共同研發的弓網在線監測裝置。該裝置能根據地鐵接觸網特點和電客車車體空間要求,通過監測及時發現弓網故障隱患,對預防和減少弓網事故、保證行車安全起到積極作用。據了解,該項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由產研院聯合研發的車輛360°外觀圖像故障檢測系統也將在19號線二期首次應用,這是一套集高清圖像采集、實時大容量圖像數據存儲分析、故障識別功能于一體的智能、檢測系統,主要用于檢測車輛外觀及懸掛部件的完整性,通過提前預警異常狀態等方式,有效防止出現進一步的松脫斷裂等故障。該系統具有檢測效率高、自動化程度高、全天候檢測等優點,已實現列車關鍵部件檢測全覆蓋,準確率達到98.87%。
應用于19號線二期的城市軌道交通軌道智能巡檢系統通過二維/三維視覺聯合測量,采用基于機器學習的三重嵌套軌道病害智能識別軟件算法,可隨車實現對鋼軌剝離掉塊、彈條移位、螺栓松動、道床裂縫、道床異物等31項軌道可視病害的自動檢測,覆蓋并超出人工巡道的運維內容,使軌道運維方式更加信息化、智能化,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檢測準確率。該項目榮獲多項國家創新獎項并入選交通運輸部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庫。
國際客車展獲悉,11月5日,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4年10月份產銷數據快報。快報顯示,2024年10月,宇通客車實現銷售3221輛,同比增長43.22%。其中,大型車1321輛,同比增長10.82%;中型車1461輛,同比增長 84.94%;輕型車439輛,同比增長64.42%。 宇通客車作為國內客車行業的領軍企業,一直以來以其卓越的產品質量、先進的技術和完善的售后服務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支持和推廣,宇通客車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加大新能源客車的研發和生產力度,為宇通客車的銷售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同時,國家對公共交通的投入不斷增加,城市公交、旅游客運等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也為宇通客車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