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駛中的“和合小巴”。 采訪對象供圖
公共交通承載著城市的品質與文明。臺州市公共交通集團創新推出“和合小巴”,將和合文化元素融入公交服務,讓流動的車廂成為展示城市形象的名片。
“和合小巴”開進社區
去年6月,細心的市民發現路面上多了一款新型公交車,它個頭小、車身短,在路面“奔跑”小巧可愛,被稱為“寶寶巴士”。這便是“和合小巴”。
“和合小巴”車長5.99米,整車以“中國紅”為主基調,車頭精心挑選的白色“和合小巴”LOGO造型圓潤飽滿,蘊含著和諧、圓滿的美好寓意。
據介紹,“和合小巴”的“合”字上半部分形似屋頂,象征著社區,下半部分圓形的“口”字,提取自公交車輪、方向盤等元素,體現臺州公交不斷進取的精神,也寓意著“公交進社區”、構筑“和諧社區”的美好愿景。
車內共有9個座位,每個座位邊上都設有USB充電口。與舊版公交車相比,該車上下車處更為寬敞,且采用“一級踏步”模式,實現“零臺階”,減少因臺階導致的摔傷事故,對老人小孩更為友好。
作為銜接居民區與主要客流集散點的新型公交,“和合小巴”無論是在社區道路,還是城鎮較為狹窄的路面,都能自由穿梭,有效彌補干線公交不能完成的“門”到“門”的出行缺陷。
此外,針對每條社區巴士線路,臺州市公共交通集團還建立了“公交到家”微信群,及時了解客流分布情況和市民乘車意愿,提升線路運行效率。
據了解,自去年6月以來,一共有48輛新能源“和合小巴”微線公交投入運行,涉及椒江、黃巖、路橋三區的103、107、129、W3、202、W5等6條線路。線路自投入運行以來,得到了市民的廣泛認可。“我們通過增密‘和合小巴’,使通達性更強,有效提高公交服務覆蓋率,解決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問題。”臺州市公共交通集團工作人員表示。
如今,“和合小巴”穿梭于各社區之間,生動詮釋了臺州公交“承載文明、通達民心”的初心使命,有效打通城市“毛細血管”,強化社區互通互融。
推出多樣化服務舉措
為了實現安全行車“零違章”、優質服務“零投訴”,不斷擦亮城市文明窗口,推進和諧公交建設,在“和合小巴”策劃初期,臺州市公共交通集團運營團隊付出頗多心血。
在駕駛員培訓上,他們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以“四個點”“四個心”“四個滿意”督促駕駛員打造優質服務品牌。
“四個點”即車輛起步穩一點,油門剎車輕一點,例行保養全一點,行車期間仔細點;“四個心”即對待乘客要誠心,回答問題要耐心,工作時候要細心,幫助乘客要貼心;“四個滿意”即安全行車讓乘客放心滿意,微笑服務讓乘客稱心滿意,車廂環境讓乘客舒心滿意,有問必答讓乘客問詢滿意。
同時,面對不同的乘客群體,駕駛員還會以“微笑待人法、主動幫扶法、細心觀察法”等方式,為乘客提供溫馨、周到的服務。
“和合小巴”的服務亮點之一,就是照顧好老年乘客。為此,車內配置了愛心傳遞包,包內備有口罩、小藥箱、垃圾袋、干濕紙巾等物品。
“和合小巴”車廂還被打造成“流動文化課堂”。在和合文化主題車廂內,布置了和合文化標語和宣傳畫,車載多媒體循環播放“以和為善”等視頻,讓乘客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和合文化的精神內涵;流動圖書館主題車廂內設置了書籍收集箱,市民通過自愿捐贈、互借互換等方式充實圖書資源;在兒童友好主題車廂內,車窗玻璃和橫桿上裝飾了卡通貼紙,放置了一批深受兒童喜愛的繪本讀物,播放兒童友好相關視頻,讓兒童在潛移默化中感悟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如今,坐在“和合小巴”上,市民就可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了解臺州地方文化,這是臺州創建“公交都市”,實現“和合文化引領、綠色出行”的一個縮影。臺州公交將推廣運用“和合小巴”創新成果經驗,以滿足市民多元化、高品質的出行需求為著眼點,深挖“和合”元素,探索“公交+文化”融合發展的運營新模式,持續提升服務品質,打造讓政府更放心、讓市民更滿意的和諧公交。
國際客車展獲悉,11月5日,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4年10月份產銷數據快報。快報顯示,2024年10月,宇通客車實現銷售3221輛,同比增長43.22%。其中,大型車1321輛,同比增長10.82%;中型車1461輛,同比增長 84.94%;輕型車439輛,同比增長64.42%。 宇通客車作為國內客車行業的領軍企業,一直以來以其卓越的產品質量、先進的技術和完善的售后服務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支持和推廣,宇通客車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加大新能源客車的研發和生產力度,為宇通客車的銷售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同時,國家對公共交通的投入不斷增加,城市公交、旅游客運等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也為宇通客車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