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n80qk"></i>

<b id="n80qk"><small id="n80qk"><dl id="n80qk"></dl></small></b>
<b id="n80qk"></b>
<b id="n80qk"></b>
  • <xmp id="n80qk"><source id="n80qk"></source></xmp>
    1. <tt id="n80qk"><address id="n80qk"></address></tt>

      2024年11月19日網站首頁返回舊版
      >公共交通>正文

      公交場站變身能源樞紐!北航公交減排策略在京示范應用

      分享到:

      傳統的公交場站,在光伏發電與儲能設施的重新布局下,有望變成可持續供能的能源樞紐中心。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交通基礎設施與可再生能源融合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首次提出公交基礎設施與分布式光伏融合框架,大幅降低了電動公交的充電凈負荷和用電碳排放量。該成果已在北京市充電基礎設施企業開展示范應用。

      城市布局中,交通網和能源網密不可分、交錯布局,將交通基礎設施和可再生能源融合利用,是北航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馬曉磊團隊一直以來的目標。“我們調研搜集了北京市2萬多輛公交車輛高精度軌跡數據、公交場站附近全年24小時太陽輻照度和天氣數據等,探索公交場站能源樞紐中心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以及對電網的影響。”馬曉磊說,調研發現,在場站部署分布式光伏發電設施可使電動公交充電凈負荷平均下降23%,配合儲能設施布局,該指標將再下降28%。

      于是,研究團隊首次提出了面向城市全空間尺度的公交基礎設施與分布式光伏融合框架,依托現有公交場站部署分布式光伏發電與儲能設施,將傳統公交場站轉變為可持續的、可盈利的、電網友好型分布式能源樞紐中心。馬曉磊說:“我們預計,這種新的能源樞紐式公交場站,在未來25年內可使公交系統用電碳排放量下降5.7%。”

      他說,北京市公共交通網絡復雜、電動運營車隊龐大、充電基礎設施完善,以此為研究案例,可為全世界范圍內交通與可再生能源融合發展提供科學依據與實踐指導。目前,該成果已在本市充電基礎設施領軍企業開展示范應用,科研論文也于日前在國際材料科學領域學術期刊《自然能源》上在線發表。

      編輯:敬之

      行業數據 更多

      <i id="n80qk"></i>

      <b id="n80qk"><small id="n80qk"><dl id="n80qk"></dl></small></b>
      <b id="n80qk"></b>
      <b id="n80qk"></b>
    2. <xmp id="n80qk"><source id="n80qk"></source></xmp>
      1. <tt id="n80qk"><address id="n80qk"></address></tt>

        啪啪啪视频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