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隨著紅梅公交中心專用充電站的投入運行,常州首個公交專用“光儲充”一體化綜合能源站正式建成,這也將成為常州綠色出行體系的又一張嶄新名片。
紅梅公交中心站位于紅梅公園附近,地理位置優越,是常州公交重要的回車場。為響應“新能源之都”政策要求,提升新能源汽車見車率、充電見樁率和光伏電池見板率,今年以來,國網常州供電公司攜手國網常州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國網常州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江蘇天目湖電動科技有限公司,在原場站基礎上,引入“光儲充”系統與海綿電力技術,滿足公交充電與綜合用能需求。
海綿電力技術是指采用光伏、儲能、充電一體化運行的方式,實現虛擬增容。據悉,光伏方面,該站利用車棚頂端安裝光伏組件,裝機容量186千瓦,一年可產生綠電約20萬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200噸。在儲能、充電方面,該站建有5套160千瓦海綿儲充柜,可供10輛新能源公交同時充電,每套海綿儲充柜配備17塊儲能電池,可儲能243千瓦時,整站儲能輸出總功率可達750千瓦,與光伏一同出力時,相當于虛擬增容了一個中型變壓器。
“日間,綜合能源管控系統會通過海綿電力技術,將光伏所發綠電優先供給車輛充電,余下的電能存入儲能系統,在充電高峰期放電。當儲能系統滿電且無車輛充電時,光伏所發綠電將直接上網,實現光伏優先消納、儲能就地消納。”江蘇天目湖電動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成俊介紹道:“受場地資源限制,紅梅公交中心站增容難度較大,我們通過電網、光伏、儲能、充電功率的實時匹配,將變壓器容量與充電功率的比例提升至1:2,在不使用更多公共配電資源的情況下,滿足公交充電需求。”
據了解,紅梅公交中心站內有8條線路通往全市各區、鎮,客流量較大。紅梅公交中心專用充電站的建設不僅解決了公交場站集中充電時瞬時功率高、用電需求大的問題,還有效提升了電網資源綜合利用率,為新基建的可持續發展與綠色轉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我們將以紅梅公交中心專用充電站為范本,發揮平臺優勢與技術優勢,滿足商業中心、企業內部等多應用場景的用能需求,在新能源之都的建設中貢獻更多力量與經驗。” 國網常州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國網常州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凌燕說。
特別推薦: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現場參觀報名
國際客車展獲悉,11月5日,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4年10月份產銷數據快報。快報顯示,2024年10月,宇通客車實現銷售3221輛,同比增長43.22%。其中,大型車1321輛,同比增長10.82%;中型車1461輛,同比增長 84.94%;輕型車439輛,同比增長64.42%。 宇通客車作為國內客車行業的領軍企業,一直以來以其卓越的產品質量、先進的技術和完善的售后服務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支持和推廣,宇通客車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加大新能源客車的研發和生產力度,為宇通客車的銷售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同時,國家對公共交通的投入不斷增加,城市公交、旅游客運等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也為宇通客車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