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上午,首批移動儲能電站在海南鐵路跨海列車上線使用,這在全國尚屬首例。該移動儲能電站的使用,將很好地解決列車在跨海渡輪停電作業時車廂內溫度過高的難題,讓旅客乘車體驗更舒適。
跨海列車最大特點就是列車乘船過海。旅客在車廂內,隨著列車渡過瓊州海峽。進出島的列車受限于渡輪甲板長度,不能整個列車直接裝船。需要先在兩岸對列車進行分解編組作業,在兩臺牽引機車的作用下,通過“解編——推入——拉出——解編——推入”作業流程將列車分解成四組,由機車頭依次推放至渡輪火車甲板停放,由渡輪運送過海。到了對岸碼頭后,再將火車進行編組,接著進行陸地行駛。
在此解編過程中多個環節無法帶電作業,車廂將有半個多小時無法通電,用不上空調,車廂內變得十分悶熱。鐵路部門先后嘗試在車廂內放置巨型冰塊、從湛江往車廂送帶電池的風扇、調車機加掛發電車、用直供電機車頭代替現有的調車機等,皆因碼頭調車作業比較復雜,操作起來難度太大,而未能實行或者長期堅持。伴隨著新能源技術的蓬勃發展,移動式儲能電站應運而生,很好地解決了傳統供電方式無法解決的難題。為切實解決旅客實際困難,廣鐵集團經反復調研論證,確定采用先進、實用、穩妥的新能源技術研發解決此難題。通過與高校、科研單位、電池企業合作,成功研制出了采用電池活化技術、具備三級消防系統的移動儲能電站,解決了旅客列車過海編組作業供電難點,消除了旅客乘車過海悶熱的痛點,提升了旅客乘坐舒適性。
據廣鐵集團機務部介紹,首批投入使用的移動儲能電站共有6臺,分別儲備在瓊州海峽兩岸的鐵路南北港。使用初期先滿足出島過海列車以及白天進島列車編組作業供電。后續將進一步推廣至更多進出島列車上。
該設備設計容量645kWh,輸出功率達400kW,相當于為跨海列車安裝了一個“大型充電寶”,讓列車在沒有機車或站內供電設備等傳統電源供電的情況下,仍然能夠維持列車空調運行,讓跨海列車在解編作業時車廂溫度由過去最高40℃降至現在的26℃左右,大大緩解了車廂溫度過高的狀況。
該設備通過清新脫俗的水彩畫藝術風格涂裝,以藍天大海為背景,襯托天涯海角、尖峰嶺、蜈支洲島等海南著名旅游景點元素,讓旅客感受海南風光,成為海南自由貿易港進出通道上的一道靚麗風景。
“以前每次坐火車過海,從車站出發到上船那段都沒有空調,差不多要熱半個多小時,就像蒸桑拿一樣,哪怕是帶著小電扇也不管用,非常難受。現在有空調了,感覺完全不一樣了,很涼快很舒服。”K458次列車上的一位旅客對這樣的改變表示驚喜。
數據顯示,自2004年12月開通以來,跨海旅客列車20年間共運輸旅客6000多萬人次,每年達300多萬人次。隨著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如火如荼進行,進出島鐵路客流也在逐年增加。今年暑期,隨著旅游流、商務流、學生流高度疊加,進出島鐵路客流處于高位運行,對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鐵路部門組織技術骨干對機車、動車組、船舶和港口各設備設施進行全面排查整治,確保各設備處于良好的運轉狀態,同時,加強運輸組織,科學合理地安排鐵路輪渡運力,確保旅客和車輛能夠及時過海。
國際客車展獲悉,11月5日,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4年10月份產銷數據快報。快報顯示,2024年10月,宇通客車實現銷售3221輛,同比增長43.22%。其中,大型車1321輛,同比增長10.82%;中型車1461輛,同比增長 84.94%;輕型車439輛,同比增長64.42%。 宇通客車作為國內客車行業的領軍企業,一直以來以其卓越的產品質量、先進的技術和完善的售后服務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支持和推廣,宇通客車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加大新能源客車的研發和生產力度,為宇通客車的銷售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同時,國家對公共交通的投入不斷增加,城市公交、旅游客運等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也為宇通客車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