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的定位是解決廣大人民群眾基本出行需求的公共服務和公益性事業,現在正面臨諸多困境。數字化轉型作為其中一種解決方案,話題很熱,其怎么和定位契合?是否能夠幫助企業突圍困境?本文只是在認識上拋磚引玉。
圖片
一、公交生存困境的特點
公共交通目前碰到諸多困境或現象,在視頻號分享了公交“兩大兩縮”四個特點:
一是交通方式之間競爭加大,本質是市場結構問題,共享單車普及、私家車蓬勃發展、網約車高速發展;
二是安全投入壓力持續加大,本質是成本增加,還有諸如材料人工成本雖然也在增加,但安全投入作為一個領域增加更突出且有加劇趨勢;
三是客流萎縮、規模萎縮,本質上是市場結構變化帶來的結果,又是政府或行業形而上學評價公交績效的重要參考;
四是資源萎縮,源于城市財政惡化、疫情影響及私家車主群體日益增加的影響力,無論財政還是公交優先的政策要素都處于萎縮狀態,公交面臨無米之炊的困境。
二、公交數字化作用
毫無疑問,數字化具備促進產品創新、服務創新、模式創新的通用能力,多種技術融合可以掌握更多信息、提升決策質量與效率、提升管理質量與效率、提升安全質量與效率、提升服務質量與效率及提升資源利用效率。
公交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數字化不斷演進,對公交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別在增效方面表現突出;而降本需要具體分析,有些項目會出現不能節約成本費用甚至增加成本費用的現象,其原因在于
有些投入是對傳統管理手段補位或新增管理手段,從重建設重管理的角度看,每增加一項硬件投入就應該投入管理資源,否則就會導致重建設輕管理帶來的效用不明顯等問題。比如有些地方的公交視頻安裝了但管理流于形式或壓根沒人管,最后變成一個服務過程異常的錄像證據或備查資料而已,而忽視了其實時監督、干預的價值。
公交數字化轉型喧囂塵上,無論行業或企業都做了很多實踐探索,當然也有諸如公交數字化轉型路徑等等美文,這里不去做什么評價,問個問題供大家思考:公交數字化轉型是道、策、術的哪一個層次?去向何處?彼岸是什么?
三、粗淺認識
這些個人粗淺認識,不展開講:
1.公交數字化轉型目前還未找到解決市場結構、市場替代等問題的有效方案,在公交企業主業收入增加方面的能力收效甚微。
2.公交數字化轉型涉及的各方面投入,有助于提高管理質量、安全質量、服務質量,從而可能提高乘客滿意度以及公交作為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水平,但不一定提高服務吸引力或客流,因為這些可能和乘客在意的事情并沒有大的關系。
3.公交數字化轉型可能降本增效,也可能增本增效,視乎具體項目或投入的領域,以及對建設與管理的態度。
4.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動駕駛集成技術可以為行業低成本運作或公交營運組織模式革命帶來機會(詳見本號的自組織公共交通),但這場革命可能革的就是傳統公交企業的命。
5.公共交通的準公共服務屬性與公益性事業定位,是公交行業與企業的根!不與政府就如何準確定位公共交通、如何科學評價公共交通服務績效這些“根”上下功夫達成一致,公共交通生存的困境恐難改觀且將惡化!
四、觀點總結
1.用力在公共交通的“根”上,爭取更好生存邏輯與環境,或可突圍困境;
2.用行業專業數字化手段聚焦提質增效、增收節支,或可緩解困境;
3.脫離行業定位與專業深耕,高大上炫的數字化可用于參觀,將惡化困境。
國際客車展獲悉,11月5日,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4年10月份產銷數據快報。快報顯示,2024年10月,宇通客車實現銷售3221輛,同比增長43.22%。其中,大型車1321輛,同比增長10.82%;中型車1461輛,同比增長 84.94%;輕型車439輛,同比增長64.42%。 宇通客車作為國內客車行業的領軍企業,一直以來以其卓越的產品質量、先進的技術和完善的售后服務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支持和推廣,宇通客車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加大新能源客車的研發和生產力度,為宇通客車的銷售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同時,國家對公共交通的投入不斷增加,城市公交、旅游客運等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也為宇通客車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