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北京聚興華通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牟曉杰,用詩句形容公司入駐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的過程。
隨著國家各級政府氫能產業政策的不斷出臺,聚興華通現在已基本實現了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零部件的100%國產化,更是吸引了多家關鍵零部件企業集聚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目前,園區已有150余家企業注冊,42家企業入駐,初步形成了完整產業鏈。
疏整促孕育高精尖
聚興華通的母公司,是“中國氫能第一股”億華通。“給公司名字里加上‘聚興’二字,就是希望更多高質量企業匯聚大興、扎根大興。”牟曉杰自信地說,企業的專業水準,加上大興區的戰略眼光、產業布局、優質服務,一定能讓被譽為“未來能源”的氫能成為大興繼西瓜、生物醫藥、機場之后的又一張新名片。
在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內一家企業,工人在忙碌組裝氫燃料電池發動機。本報記者 武亦彬攝
2019年,億華通計劃在北京成立全資子公司,專注于氫能發動機研發制造。走訪了本市不少地方,牟曉杰還是有些發愁,“想找個氫能專業園區,不容易。”直到清華工研院的專家團隊,向億華通推薦了正在謀劃建設國際氫能示范區的大興。
當年,這里還是一家老舊的汽車零部件制造廠,由于不符合首都戰略定位,正在進行騰退。“老廠房在騰退拆除過程中,我們同步籌建氫能示范區。與億華通達成合作后,企業從研發、生產、測試、應用相協同的角度,深度參與了園區規劃設計。”大興區發改委副主任孫洛夫說,國際氫能示范區北區5.4萬平方米的產業空間,僅用1年就建成投用。“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正是大興在產業轉型中孕育“高精尖”項目集群的催化劑。
公共測試平臺服務京津冀
廠房可根據企業需求“量身定制”;全球最大的加氫站,穩定供應氫能;氫氣管道直接與測試平臺相連;周邊的高速公路、物流基地和機場都是應用場景;入區企業可享受扶持政策,員工還能入住公租房……牟曉杰說,公司在2022年正式落戶氫能示范區,大興區各級部門當年在招商階段許諾的一切,而今都已成為現實,“驀然回首,成就雙贏。”
在氫能發動機領域,電堆、雙極板、膜電極、空壓機、質子交換膜、催化劑、碳紙、氫氣循環系統被統稱為“八大關鍵零部件”,是企業能否做大做強的關鍵。在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多個關鍵零部件制造商的廠房,全都圍繞聚興華通而建,從而進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產能。“這樣布局,目的很明確,就是要圍繞龍頭企業補鏈強鏈,快速打造氫能發動機領域上下游產業鏈。”園區運營主體水木興創產業服務總監謝韜說,示范區內還有一棟產業孵化器,初創企業可以享受精準投資、資源對接等多種專業服務。
聚興華通組裝好的氫能發動機,在廠房隔壁就可以模擬不同工況測試氣密性、安全性。測試平臺的氫氣,正是來自園區西南角的全球最大加氫站。除了企業專屬測試平臺,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還建設了公共測試區,京津冀地區的氫能企業都能來此享受專業、快速、便捷、高效的測試服務,促進產品迭代升級。
再添4.7萬平方米產業空間
為支持氫能企業科技創新,大興區作為牽頭城市聯合11個城市(區)申報的京津冀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于2021年8月正式獲批,全球最大加氫站也已面向社會車輛開放。
2021年12月底,京津冀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啟動會議也選擇在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召開,宣布將以北京的科技創新為引領,打造綠色能源共同體。“京津冀地緣相接,產業相融,具備共同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的先天優勢。大興布局氫能產業,恰逢其時。”孫洛夫表示。
更加令人期待的是,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的產業空間還將繼續擴容。南區一期、二期項目,總計新建了4.7萬平方米的科研辦公樓、生產廠房和測試車間,預計將于下月正式投入運營。規劃中的南區三期項目建筑規模約5萬平方米,預計2024年建成。未來,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將著力打造成為“區域協同、輻射發展、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產業創新高地。
國際客車展獲悉,11月5日,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4年10月份產銷數據快報。快報顯示,2024年10月,宇通客車實現銷售3221輛,同比增長43.22%。其中,大型車1321輛,同比增長10.82%;中型車1461輛,同比增長 84.94%;輕型車439輛,同比增長64.42%。 宇通客車作為國內客車行業的領軍企業,一直以來以其卓越的產品質量、先進的技術和完善的售后服務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支持和推廣,宇通客車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加大新能源客車的研發和生產力度,為宇通客車的銷售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同時,國家對公共交通的投入不斷增加,城市公交、旅游客運等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也為宇通客車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