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上午,吉爾吉斯斯坦總統薩德爾·扎帕羅夫一行來魯訪問,從濟南國際機場一下飛機,便直奔位于聊城的中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上門“提車”——參加吉方采購首批燃氣公交車下線儀式。
中午12時許,隨著一臺編號為“01”的綠色天然氣公交車駛出車間,吉爾吉斯斯坦1000輛中通客車首批車輛下線。隨后,扎帕羅夫走進裝配車間,向山東重工集團董事長、中國重汽集團董事長譚旭光伸出大拇指:“很棒!”
中國重汽旗下中通客車此次出口,是今年以來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最大客車訂單,也刷新了中國出口中亞五國的客車訂單紀錄。
“我們現有公交車車型老舊,急需引進更綠色、更安全的清潔能源車輛。”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市市長艾米爾別克·阿布德卡德羅夫說,去年采購了120輛此款公交車,運行半年狀況良好,因此又追加了1000輛的訂單,全面替換原有燃油公交車。
了解到吉方需求后,中通客車先后派出3批技術人員到比什凱克開展市場調研,為其定制化開發燃氣公交車。比什凱克四季溫差大,道路不平坦,對公交車可靠性提出很高要求。中通客車研究院院長助理劉兆鑫介紹,該款車型配置了濰柴WP7高性能天然氣發動機,壽命達150萬公里,可靠性達到世界一流水準,采用全平低地板和大通道等設計,駕乘便利性、舒適性大為提升。
不僅如此,中通客車特有的全承載技術讓公交車載客量更大,一次加氣續駛里程達440多公里,與燃油車相比,碳排放減少20%-30%、硫化物排放減少99%。
“擴大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份額,一靠技術,二靠開拓。”中國重汽集團國際公司總經理趙華說,中國重汽近年來超前布局海外銷售網絡,僅在中亞五國的服務站點就達到了300多家,比兩年前增加了50%。
2021年,中國重汽由山東重工集團重組。山東重工為包括中國重汽在內的所屬企業搭建起一體化出口協同機制——由銷售能力強的海外派駐人員擔任“鏈長”總經理,統籌海外銷售渠道,共同開發市場。搶抓“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巨大機遇,山東重工出口近3年連續保持60%以上高速增長,中國重汽今年前4月出口達4.1萬輛,同比增長69%。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這次吉方的千輛客車訂單具有標志性意義,我們的裝備制造業走出去與世界高端品牌競爭,有了更強的話語權。”趙華表示。
據交通運輸部7月7日消息,2023年6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295條,運營里程9728.3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12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4.4億人次,進站量14.7億人次。6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5億人次、降低2.2%,同比增加6.7億人次、增長37.7%,較2019年月均客運量增加4.5億人次、增長22.6%。6月份客運強度平均水平為0.523萬人次每公里日,較2019年全年客運強度平均水平降低4.3%。 本月新增運營里程75.4公里。其中,新增運營線路3條(蘇州地鐵11號線、西安地鐵16號線和蘭州地鐵2號線),新增運營區段2個(長春地鐵4號線南延線、西安地鐵2號線二期南北延伸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