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汽集團在分析師會議上表示,在燃料電池方面,集團旗下的捷氫科技發布了新一代燃料電池電堆M4和P4系統產品,關鍵性能參數已躋身全球前列,建成了全球首條萬臺級“卷對卷”膜電極生產線,核心零部件國產化水平持續提升。同時,捷氫科技完成了股份公司改制,并啟動了分拆上市。公司將以推進捷氫科技分拆上市為契機,加快氫能和氫燃料電池的產業化和商業化進程。今年年初上汽紅巖鄂爾多斯氫能重卡基地工廠投產、首批車輛下線,標志著全球首個萬輛級氫能重卡產業鏈項目落地取得階段性成果;在芯片供應方面,目前來看芯片短缺在逐步緩解,但局部短缺現象仍可能貫穿全年。
面對去年以來的芯片短缺問題,公司加快推進實施車規級芯片國產化策略,推進75款芯片完成國產化開發并進入整車量產應用,同時以產業投資賦能技術創新,投資地平線、晶晨半導體、芯鈦科技、芯旺微電子等十余家芯片公司,不斷加快汽車芯片產業鏈布局。
在新能源產品方面,公司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73.3萬輛,同比增長128.9%,位居國內第一、并且在全球新能源車銷量排名前三;在新能源技術方面,公司在自主掌控電池、電驅、電控系統等核心技術的基礎上,對新一代鋰電池、固態電池、IGBT和碳化硅電驅動模塊等關鍵技術實現前瞻布局,燃料電池系統技術性能已可比肩全球領先水平,相關技術均已率先實現產品化落地。到2025年,上汽集團規劃在全球實現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270萬輛,占上汽整車銷量的比重不低于32%。
此外,上汽集團透露了榮威、MG、智己、飛凡等自主品牌乘用車之間的定位與協同情況。榮威定位“優品國民車”,以品質、舒適和空間為特色,主攻主流家用市場;在新能源產品方面,主力產品加快“電驅化”,并持續提升電動車銷量占比。名爵/MG定位“個性化全球車”,以“智領風潮”、“國際風范”為特色,全面擁抱個性化消費潮流;在新能源產品方面,致力于打造滿足C端年輕用戶需求的純電產品,帶動品牌進階。智己定位“高端豪華智能電動車”,以數據驅動、峰值體驗、用戶共創為特色。飛凡定位“中高端純電智能移動空間”,以科技時尚為特色。
其中,智己L7和飛凡R7都在按計劃推進中,智己L7于2月底正式投產,并開始聚焦駕控性能深度體驗開展一系列試駕活動,計劃于3月底正式上市;飛凡R7于3月21日首批PPV預制量產車正式下線,這標志著R7生產線全線貫通和線上造車驗證的完成,產線工藝設備成熟度、三電系統的可靠性、耐久性以及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的軟硬件匹配程度已接近量產狀態,距離正式量產交付更近一步。
國際客車展獲悉,11月5日,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4年10月份產銷數據快報。快報顯示,2024年10月,宇通客車實現銷售3221輛,同比增長43.22%。其中,大型車1321輛,同比增長10.82%;中型車1461輛,同比增長 84.94%;輕型車439輛,同比增長64.42%。 宇通客車作為國內客車行業的領軍企業,一直以來以其卓越的產品質量、先進的技術和完善的售后服務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支持和推廣,宇通客車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加大新能源客車的研發和生產力度,為宇通客車的銷售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同時,國家對公共交通的投入不斷增加,城市公交、旅游客運等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也為宇通客車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