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5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網站報道,全球氣候變化下,開發潔凈能源取代化石燃料發電,需求殷切。香港科技大學的研究團隊早前研發新型氫燃料電池,革新電池催化劑技術,讓電池持久力創下新紀錄,生產成本亦較一般氫燃料電池低。負責研究的能源研究院院長、化學及生物工程學系教授邵敏華相信,研究成果有助促進潔凈能源的應用和發展,未來會繼續改良催化劑,以便于不同產品使用。
氫燃料電池以氫氣和氧氣發電,過程不會排放二氧化碳和懸浮粒子等空氣污染物,但發電時亦需要借助以鉑金屬制成的催化劑。因鉑金屬的生產成本高昂,加上產量稀少,令氫燃料電池難以普及。科學家曾以其他物料作替代品,但催化效能和持久性都不及鉑金屬制作的催化劑。
在國家科技部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及香港研究資助局、低碳綠色科研基金支持下,邵敏華連同團隊研發氫燃料電池的新配方。新電池的催化劑雖仍使用鉑金屬,但所需用量較目前減少八成,有助減低生產成本。團隊曾將電池連續運作逾200小時,發現并無削弱催化劑的催化效果。即使電池經過10萬次電壓循環的加速壓力測試,催化效率仍維持于九成七,與現時使用的催化劑在3萬次加速壓力測試后,效率下跌逾半,更具效益和更耐用。
邵敏華指,研究成果將能讓綠色能源普及化,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面對嚴峻的氣候危機,綠色能源的應用必須進一步加強。我很高興這個研究成果有助我們向這個目標邁進一步。”他稱未來團隊會繼續改良催化劑,以便于氫燃料電池車和其他電化學能源產品使用。研究內容已于科學期刊《自然—催化》發表。
國際客車展獲悉,11月5日,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4年10月份產銷數據快報。快報顯示,2024年10月,宇通客車實現銷售3221輛,同比增長43.22%。其中,大型車1321輛,同比增長10.82%;中型車1461輛,同比增長 84.94%;輕型車439輛,同比增長64.42%。 宇通客車作為國內客車行業的領軍企業,一直以來以其卓越的產品質量、先進的技術和完善的售后服務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支持和推廣,宇通客車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加大新能源客車的研發和生產力度,為宇通客車的銷售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同時,國家對公共交通的投入不斷增加,城市公交、旅游客運等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也為宇通客車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