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氫能燃料展獲悉,中國氫能聯盟在會上發布的報告顯示,截止到去年底,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達到12682輛。氫能已經從關鍵技術研發逐步轉向產業發展階段,接下來要大幅降低成本,推進規模應用。
《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報告2022》顯示,我國氫氣產能約為4882萬噸,產量約為3533萬噸。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加速推進,西北、華北地區引領大型可再生氫基地示范工程規劃建設。我國可再生能源制氫規模也快速增長。中國氫能聯盟戰略指導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透露,截止到今年8月底,我國已經規劃和建設超過350個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在建、建成的項目總產能達到每年90萬噸,總能力將接近每年350萬噸。
報告同時顯示,我國氫能關鍵技術持續迭代,裝備制造成本進一步下探。部分制氫技術路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電解槽出貨量大幅增長。
干勇說:“堿性電解槽的產能我們已經位居全球第一,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技術,我們也在進行快速突破,35兆帕制冷快速加氫機和70兆帕加氫站的技術也實現了自主國產化。200千瓦以上的燃料電池電堆已經在逐步投向市場。”
報告指出,截止到去年底,全國已經有26個省(區、市)公開發布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專項政策316項,氫能標準體系逐步健全,《加氫機》《堿性水電解制氫系統“領跑者行動”性能評價導則》等標準陸續發布,填補了多個領域的空白。
中國氫能聯盟副秘書長、同濟大學教授馬天才說:“氫能現在已經由關鍵技術研發逐步轉向產業發展階段。實際上各個地方也都出臺了相應的政策,聚焦重點任務。我們2023年氫能發展的重點任務是面向規模化和產業化,一起積極推動攻關。”
報告還披露,2022年,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加速推廣,依托“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等重大示范項目,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銷售量新增3367輛,保有量達到12682輛,同比增長約36%;建成加氫站358座,同比增長超過40%。中國氫能聯盟戰略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衣寶廉建議,下一步要推進燃料電池關鍵材料及部件國產化,提高電堆的比功率和電流密度,大幅降低燃料電池汽車的成本。
衣寶廉說:“如果我們到2025年,既把電流密度提高了,又實現了批量生產,我們電堆的費用就可以降到(每千瓦)500元以下,發動機系統的成本就可以降到(每千瓦)1000元以下。進而將燃料電池車的成本降到鋰離子電池車的水平。”
特別推薦: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現場參觀報名
國際客車展獲悉,11月5日,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4年10月份產銷數據快報。快報顯示,2024年10月,宇通客車實現銷售3221輛,同比增長43.22%。其中,大型車1321輛,同比增長10.82%;中型車1461輛,同比增長 84.94%;輕型車439輛,同比增長64.42%。 宇通客車作為國內客車行業的領軍企業,一直以來以其卓越的產品質量、先進的技術和完善的售后服務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支持和推廣,宇通客車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加大新能源客車的研發和生產力度,為宇通客車的銷售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同時,國家對公共交通的投入不斷增加,城市公交、旅游客運等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也為宇通客車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