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3103小巷公交
在南岸區銅元局片區正式開行
不僅解決了大田壩街、攬湖路沿線
市民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問題
還與軌道3號線
實現“零距離”換乘線路
小巷公交(資料圖) 鄒樂 攝
市住房城鄉建委消息,去年重慶市啟動“中心城區路網更新和停車治理專題年”行動,針對市民日常出行“交通擁堵、出行難、停車難”等問題,實施中心城區緩堵促暢,全力推動軌道“成網”、道路“成網”、管理“聯網”,完善“軌道+公交+慢行”綠色交通體系。
3年提升60個軌道站周邊慢行系統
近年來,重慶正全力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區”,加快軌道線網建設和TOD(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發展模式)開發,提速江跳線、璧銅線、4號線二期等14條、314公里在建線路建設,推動7號線一期、17號線等線路開工,推動四公里停車場、海峽路變電站等13個TOD綜合開發項目。
隨著軌道建設進入“快車道”,中心城區軌道站步行便捷性提升也“迫在眉睫”。按照《中心城區軌道站步行便捷性提升實施方案》要求,從2021年起,我市計劃用3年時間,統籌考慮市民的出行需求、現狀地形地貌、周邊的自然景觀等要素,因地制宜規劃改造優化提升60個軌道站點周邊慢行系統。
該項工作已連續兩年納入市級重點民生實事,2021年計劃實施的30個軌道站點步行便捷性提升工程,已全部完成;今年計劃實施的15個項目,已完工彈子石站、魚胡路口站、觀音橋站、頭塘站、天堂堡站5個項目,另有在建4個、待建6個項目。
在完善軌道交通接駁系統的同時,還將加強站點周邊接駁設施建設,并按照空間就近、時間同步、運力匹配等原則,促進公交線網與軌道站點配套接駁。
今年將優化調整40余條公交線路
公交車作為市民出行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心城區將進一步完善公交系統,通過縮短長距離線路、減少與地鐵重復線路、加強中小街道接駁覆蓋、繼續完善公交專用道系統等措施,優化公交線網。
“2022年,中心城區將優化調整公交線路不低于40條、新開小巷公交線路不少于5條。”市交通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加強公交軌道一體化接駁,不斷提升市民出行便捷度。
今年全面建成17條353公里山城步道
今年“五一”,環城墻步道戴家巷段、黃葛古道等山城步道游人如織,不少山城市民都紛紛選擇前往打卡,在家門口感受“詩與遠方”。
這是重慶全力打造城市慢行系統的一個縮影。以步行、自行車等“非機動交通”為主體的交通系統,是綠色出行、綠色交通的關鍵組成部分。
市住房城鄉建委表示,在專題年行動中,將依托山水特色本底,打造城市體驗風景道、山水游憩休閑道、鄉愁記憶人文道、綠色生活便民道,今年將全面完成17條、353公里山城步道建設,并力爭新開工多寶湖、葉水坊等5條、約60公里的山城步道。
針對“老、弱、病、殘、孕”等弱勢群體,為方便他們出行,中心城區今年還將開工17座立體過街設施,并將積極同步配建垂直電梯、自動扶梯、人行坡道等無障礙設施建設,在人行過街中體現“城市溫度”。
國際客車展獲悉,11月5日,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4年10月份產銷數據快報。快報顯示,2024年10月,宇通客車實現銷售3221輛,同比增長43.22%。其中,大型車1321輛,同比增長10.82%;中型車1461輛,同比增長 84.94%;輕型車439輛,同比增長64.42%。 宇通客車作為國內客車行業的領軍企業,一直以來以其卓越的產品質量、先進的技術和完善的售后服務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支持和推廣,宇通客車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加大新能源客車的研發和生產力度,為宇通客車的銷售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同時,國家對公共交通的投入不斷增加,城市公交、旅游客運等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也為宇通客車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