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州地鐵集團公布了2023年《年報》和《社會責任報告》,數據顯示,去年廣州地鐵(含廣東城際、有軌電車)線網日均客運量860.52萬人次,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總量的比例達69%,較2022年上升6%,地鐵成為市民出行首選;廣州地鐵(不含城際、有軌)全年運客31.3億人次,時隔四年之后再一次登上30億人次的大關。(6月13日《廣州日報》)
有人說,地鐵對于一座城市來說就像紙幣的銀線,它隱藏于城市地下,從表面看不到,但那正是最有價值的部分。從某種程度上說,軌道交通客流也是衡量一座城市活力的“晴雨表”,側面折射了城市經濟活動的活躍程度。求職打拼的年輕人、商談合作的商務人士、打卡旅游的背包客……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下,照見的是一座熱氣騰騰的城市,連接的是每個人的生活與夢想、城市生產發展的活力與希望。
一路高歌猛進,如今“軌道上的廣州”正在加速奔馳。邁向未來,進一步提升城市能級、增強城市發展后勁,作為公共交通“頂梁柱”的軌道交通還需繼續挑重擔、扛重責。
進一步拉伸骨骼。構建四面八方、四通八達的大交通網絡體系,是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建設樞紐型城市的應有之義。去年市內已經開通五號線東延段、七號線二期兩條地鐵新線,大大縮短了時空距離,有效填補黃埔片區交通出行的需求,也進一步推動落實廣州“東進”空間發展戰略部署。從更長遠的時間坐標、更廣闊的空間視野來看,下一步要繼續圍繞南拓、東進空間發展戰略主軸,在對城市發展進行合理預期、保持適度超前的基礎上,以軌道交通建設帶動南沙、東部中心及外圍綜合新城至中心城區快速通達。
進一步聯通灣區。交通恰如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血脈”,交通一體化先行是大灣區未來發展的生猛引擎。前不久,《廣州市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2023-2035年)》進一步明確,廣州要加強與佛山、中山、東莞、深圳、清遠、惠州等城市的軌道銜接,推進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佛穗莞城際等規劃建設。而要打通城際間的“大動脈”,不可避免地會在規劃融合、管理機制、技術標準等方面面臨挑戰。在此之前,廣州已有國內首條跨市地鐵線路——廣佛線規劃建設合作經驗,國際上也不乏東京都市圈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建設的范例。接下來要多總結案例經驗、加強城際合作,“一小時生活圈”前景可期。
向著未來馳騁、向著遠方加速,高速通達、便捷互通的地鐵必將更好連接城市的今天和明天,為城市發展打開無限的想象空間。
國際客車展獲悉,11月5日,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4年10月份產銷數據快報。快報顯示,2024年10月,宇通客車實現銷售3221輛,同比增長43.22%。其中,大型車1321輛,同比增長10.82%;中型車1461輛,同比增長 84.94%;輕型車439輛,同比增長64.42%。 宇通客車作為國內客車行業的領軍企業,一直以來以其卓越的產品質量、先進的技術和完善的售后服務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支持和推廣,宇通客車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加大新能源客車的研發和生產力度,為宇通客車的銷售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同時,國家對公共交通的投入不斷增加,城市公交、旅游客運等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也為宇通客車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