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平谷區無地鐵的歷史,打造副中心與中心城之間的快速通道,將北三縣客流用半小時時間送達CBD——正在建設的地鐵22號線將實現“一舉三得”。
22號線作為北京首條“駛”入河北的地鐵線,最高時速可達160公里。按照規劃,這條線路將銜接12條地鐵、2條城際鐵路、2條市郊鐵路,還有望實現“一干多支”的網絡化運營。
服務燕郊進京超四成客流
一直以來,環京地區的通勤族對京冀軌道交通一體化運營翹首期盼。協同發展的背景下,兩地往來更加頻繁,地鐵連通的規劃加速落地。
22號線將成為首條進入河北的北京地鐵線路。線路自平谷區出發后,一路向南進入北三縣,再向西拐進北京。由于線路和站間距長,所以22號線最初規劃時就選用了市域快線模式,采用時速160公里的市域快車。
隨著協同發展提速,線路規劃方案進一步優化。2016年的方案是54公里長、設9站。2021年的方案變為81.82公里長、設21站。其中,河北段增至5座車站,北京朝陽段、通州段也進一步延伸,進入到CBD地區。
“這次調整后,22號線成為北京東部的一條軌道交通快速通道。”建設方京投軌道所屬快軌公司安全生產一部部長姜瑞軍介紹,這條線串聯了CBD核心區、定福莊組團、副中心、燕郊、平谷新城等重點功能區。
根據預測,22號線運營初期的全日客流可以達到56.2萬人次,其中承擔的燕郊地區進京客流為8.2萬人次。這一數字占每天燕郊進京客流總量的43%,可有效緩解通勤壓力。
有望“一干多支”網絡化運營
近半數車站實現結構封頂
市域快線的最大特點是“快”。22號線選用市域D型車,未來地上段最高時速可達160公里,地下段最高時速可達120公里。這樣一來,從政務中心站、燕郊站、平谷站到東大橋站的最短時間分別只有23分鐘、32分鐘和55分鐘,大幅提高東部地區的出行效率。
姜瑞軍說,市域D型車與傳統地鐵車輛不同,內部為橫排座椅,8輛編組,每小時最大運輸能力可以達到5.44萬人次。按照規劃,未來將采用快慢車混跑、大小交路等運營組織模式,初期、近期、遠期高峰時段最小發車間隔分別為2分44秒、2分30秒、2分18秒。
目前,22號線工程進入全面建設階段。全線22個土建標段中已有19個進場,18個標段實現實質性開工。
較早開工的管莊站、政務中心站、政務中心東站、馬昌營站、馬坊站、平谷站、神威大街站、潮白大街站已完成結構封頂,再算上由預留或代建等形式完成主體結構封頂的通州北關站和城市副中心站,22號線已有近半車站實現主體結構封頂的目標。
按照計劃,2024年全線車站主體施工將累計完成一半以上,區間結構施工將累計完成49%。(曹政)
國際客車展獲悉,11月5日,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4年10月份產銷數據快報。快報顯示,2024年10月,宇通客車實現銷售3221輛,同比增長43.22%。其中,大型車1321輛,同比增長10.82%;中型車1461輛,同比增長 84.94%;輕型車439輛,同比增長64.42%。 宇通客車作為國內客車行業的領軍企業,一直以來以其卓越的產品質量、先進的技術和完善的售后服務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支持和推廣,宇通客車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加大新能源客車的研發和生產力度,為宇通客車的銷售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同時,國家對公共交通的投入不斷增加,城市公交、旅游客運等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也為宇通客車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