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渝中區長濱路,軌道交通27號線穿江隧道始發井地下83米處深,長135米、重1350噸的“鋼鐵巨龍”—— “渝江號”盾構機正轉動刀盤,勻速向前掘進,預計本月10日將正式下穿長江。
作為長江上游軌道穿江第一隧、重慶軌道交通首座穿江隧道,這座隧道如何“穿江”修建?6日,記者實地探訪。
水下復雜地質咋監測
??“鋼鐵巨龍”邊施工邊“聽診”
軌道交通27號線全長約56公里,西起璧山站,東至巴南惠民站,全線設車站15座。這座穿江隧道位于27號線重慶站至南濱路站區間,是全線的控制性節點工程,全長約800米。
中鐵一局重慶軌道交通27號線8標項目技術負責人段望龍介紹,相較于常規的隧道開挖,水下建隧道難度更大。穿江隧道不僅要穿越泥巖、砂巖、砂泥巖互層等地層,還面臨大縱坡、高水壓、滲涌水補給強烈等技術難題。綜合多方考慮,隧道建設采用盾構工法施工。
于是,27號線穿江隧道創新定制了雙模盾構機,即具備土壓平衡盾構機與泥水平衡盾構機兩種功能。這也是國內首座長江下采用“雙模智能化盾構”修建的軌道交通水下隧道工程。
面對水下復雜地質,盾構機上搭載有超前地質預報設備,“鋼鐵巨龍”向前掘進時,可根據刀盤滾刀破巖產生的震動信號,對前方50米的地質進行實時分析和預測,“就像一個‘聽診器’,隨時反饋掌子面前方地質情況,保障施工安全。”
如何耐壓防透水
??盾構機“穿”8層“密封衣”
目前,雙模盾構機正通過泥水平衡模式,每天單線掘進約10米。其中,隧道左線已掘進410米,右線220米,左線距離江邊僅50米,預計5月10日到達江邊,正式開始“穿江”。
“這座穿江隧道的拱頂最小覆巖厚度僅8米,拱頂最大水壓可能達到0.7Mpa。”段望龍說,盾構機進入正式“穿江”后,耐壓、防透水是難點。為此,他們給盾構機提前“穿”上了聚氨酯+橡膠材質的“密封衣”,由內向外一共8層,承壓能力達1MPa。
由于隧道處于地下深處,施工中大量機械設備散發出熱量,為創造良好的施工條件,盾構機上還設有智能通風降溫系統,可以自動降溫。
?渣土如何運出
??泥水再利用施工更環保
盾構機“穿江”中還有一道難點就是產生的渣土如何運出。段望龍說,江底地下水較豐富,盾構在泥水模式下施工中產生的渣土都必須依靠泥漿來攜帶,泥水的排出和循環利用成為順利施工的一大關鍵。
為解決這一問題,施工現場配備了“泥水分離設備”,盾構機在掘進過程產生的泥漿及渣土,通過該設備可以快速分離,泥漿及處理產生的水可以再用來調制新的泥漿實現循環利用,而分離出的渣土含水率更低,便于運輸或者用來基坑回填等二次利用。
目前,盾構機已完成刀具檢查、更換等,“穿江”前各項準備工作已準備就緒,計劃5月10日正式下穿長江。預計到今年9月底,27號線穿江隧道可以全部貫通。(記者 劉艷)
國際客車展獲悉,11月5日,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4年10月份產銷數據快報。快報顯示,2024年10月,宇通客車實現銷售3221輛,同比增長43.22%。其中,大型車1321輛,同比增長10.82%;中型車1461輛,同比增長 84.94%;輕型車439輛,同比增長64.42%。 宇通客車作為國內客車行業的領軍企業,一直以來以其卓越的產品質量、先進的技術和完善的售后服務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支持和推廣,宇通客車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加大新能源客車的研發和生產力度,為宇通客車的銷售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同時,國家對公共交通的投入不斷增加,城市公交、旅游客運等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也為宇通客車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