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作為來源豐富、綠色低碳的二次能源,對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為推進氫能與傳統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協調發展,上海電氣瞄準未來市場,成立了上海氫器時代科技有限公司,布局氫能賽道。今天,上海氫器時代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兩款制氫裝備首套下線,將為市場提供可定制化的制氫產品及能源系統解決方案。
電解水是制備氫氣的主要路徑。新下線的兩款制氫裝備中,“堿性電解裝備”體積龐大,采用高性能電極催化劑及新一代隔膜材料,提高電解效率的同時,使用壽命大幅延長至20年以上。
上海氫器時代副總工程師吳亮介紹,它適用于化工、冶金等集中式的制氫用氫場景。“剛下線的堿性電解槽,產氫量達1500標方每小時,是目前國內最大的一個單體電解槽的產氫量。如果每年以8000個小時運行時間來說的話,我們最大規模的堿性電解槽,2000標方每小時的單體產氣量,大概能生產1500噸綠氫每年。”
(大型設備為“堿性電解裝備”,小型設備為 “PEM電解裝備”)
另一款 “PEM電解裝備”則相對小巧,單體產氫量達到每小時50標方,更適用于加氫站等靈活的制氫用氫場景。吳亮說,這兩款產品都可以使用光伏、風電等綠電進行電解制氫。
“綠電通到我們的電解槽的裝置之后,去通過電解水的方式生產出來氫氣,就是綠氫,從源頭到產品都是沒有碳排放,是純綠色的。”
上海氫器時代科技有限公司以綠色制氫裝備為切入點,向氫能“制、儲、加、用”全產業鏈延伸。揭牌儀式上,公司還與合作伙伴上海浦江特種氣體有限公司等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并簽訂了首套制、儲、加氫系統設備合同。吳亮說,后續產能將逐步爬坡。
“我們公司已經在2023年規劃了500兆瓦的堿性電解槽的產能,相當于能生產2000標方的堿性電解槽50臺;PEM我們是規劃了百兆瓦級產能的產線,相當于能生產100臺200標方的PEM電解槽。”
綠色低碳是上海正積極布局的新賽道之一,今年上海陸續出臺一系列文件加大氫能布局,到2025年,上海氫能產業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建設各類加氫站70座左右。上海氫器時代總經理助理王冬福說,隨著大型制氫設備投入量產,未來氫能使用成本有望持續下降:
“現在氫能裝備痛點其實就是經濟性,未來形成規模化以后,成本就會降低,類似于我們國家光伏行業、可再生能源發電行業。堿性電解槽的成本,我們預計到2030年要降30%以上;前端可再生能源,比如說風電、太陽能發電,這個電價直接影響到了氫氣的一個生產成本,未來我們預計未來也會出現降低,基本上每年以5%~10%的降幅。”
國際客車展獲悉,11月5日,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4年10月份產銷數據快報。快報顯示,2024年10月,宇通客車實現銷售3221輛,同比增長43.22%。其中,大型車1321輛,同比增長10.82%;中型車1461輛,同比增長 84.94%;輕型車439輛,同比增長64.42%。 宇通客車作為國內客車行業的領軍企業,一直以來以其卓越的產品質量、先進的技術和完善的售后服務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支持和推廣,宇通客車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加大新能源客車的研發和生產力度,為宇通客車的銷售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同時,國家對公共交通的投入不斷增加,城市公交、旅游客運等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也為宇通客車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