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石家莊復興大街市政化改造項目三工區負責施工的白佛隧道標段總長約2公里,其中標段內的白佛隧道是全國首條雙向十車道市政隧道。按照施工計劃,白佛隧道主體結構混凝土總量約16萬方,為鋼筋混凝土澆筑結構,其中側墻作為隧道結構的關鍵受力部位,關系到整體的結構安全。為保障側墻澆筑質量,打造一套結構穩定、經濟合理、符合現場施工需求的模板尤為重要。
按照傳統方案,隧道側墻支撐體系主要以木模板、鋼模板為主,存在轉運周期長、拼裝模板施工效率低等弊端,加之白佛隧道屬于單件大體積混凝土作業,更容易受到越冬施工影響。
“既然傳統模板行不通,我們要秉持‘機械化換人、智能化減人’的思路,研發符合施工條件的新型模板,保證側墻施工質量。”施工策劃會上,項目總工李敏方下達指令,并立即牽頭成立技術攻關小組。小組參考借鑒了數十份相關科研成果,多次同全國各地廠家及專業團隊交流討論,啟動側墻模板臺車自主研發方案。
方案已基本形成,技術攻關小組便聯合生產廠家量身定制符合項目實際的側墻模板臺車。經過兩個月,無數次論證分析和優化調整后,由項目自主研發的長20-30米、寬2.5米、高4.65米的“鋼鐵堡壘”——側墻模板臺車誕生。
難題得以順利解決,由團隊自主研發的側墻模板臺車再一次投入試驗。“首件最大澆筑變形僅為6毫米,遠低于標準要求的16毫米范圍。”經測量班實地核實模板剛度后,懸在李敏方心中的大石頭終于落地。
試驗通過后,由項目自主研發的側墻模板臺迅速在全線推廣使用。模板臺車技術的應用不僅降低了施工安全風險,還節省了3個月工期。“側墻隧道施工搭上了科技‘快車’,不僅施工效率提高了三倍,側墻施工質量也顯著提升,達到了一舉兩得的效果。”李敏方興奮地介紹道。
如今,在隧道側墻澆筑“神器”的助力下,全國首條雙向10車道市政隧道主體結構順利完成澆筑,項目完成里程碑節點,為后續隧道全面通車奠定堅實基礎。
國際客車展獲悉,11月5日,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4年10月份產銷數據快報。快報顯示,2024年10月,宇通客車實現銷售3221輛,同比增長43.22%。其中,大型車1321輛,同比增長10.82%;中型車1461輛,同比增長 84.94%;輕型車439輛,同比增長64.42%。 宇通客車作為國內客車行業的領軍企業,一直以來以其卓越的產品質量、先進的技術和完善的售后服務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支持和推廣,宇通客車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加大新能源客車的研發和生產力度,為宇通客車的銷售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同時,國家對公共交通的投入不斷增加,城市公交、旅游客運等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也為宇通客車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