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軌道1號線三期從2017年底開工到現在仍在建設中,很多市民對此很不解,明明就三站四區間怎么還沒建好呢?記者為你揭秘合肥軌道最難盾構區間施工,這也是1號線三期工程最大的攔路虎。
合肥軌道交通1號線三期工程線路北起新站區天水路站,南接合肥火車站,線路全長4.54公里,設天水路站、物流大道站、瑤海公園站3座地下車站,下穿火車站站臺及站房,并建天水路停車場。
據合肥軌道集團副總工程師、建設分公司副總經理黃俊介紹,1號線三期工程目前正在有序建設中。截至目前,3座車站已全部主體結構封頂,8條盾構單線區間已有6條貫通,軌道鋪設已完成9.778千米,占總量的79.4%;機電安裝和裝飾裝修已完成總量的95%。
“1號線三期工程最難的就是瑤海公園站到合肥站區間。”黃俊介紹,該區間是國內首次在無預留條件情況下,盾構機近距離正穿鐵路站房結構,掘進過程中需下穿多個風險源。該區間總長約709米,只占據1號線三期正線總長的八分之一,卻是合肥軌道建設歷程中面對的最難考驗。
為了確保盾構施工過程中合肥站站房結構及旅客出行安全,合肥軌道集團在施工前做好了充足的準備。自2017年以來,合肥軌道集團及設計單位先后8次赴上海鐵路局進行溝通,召開了6次專家審查會,組織召開現場協調會18次,不斷優化施工方案。
目前,3號線一期工程的涉鐵加固工程正在建設中。“首先在合肥站南廣場修建臨時過渡站房,并改建合肥站安全生產指揮中心,將施工區域相關人員、設備搬遷至此,乘客改由臨時過渡站房進站。然后再進行合肥站既有站房加固。”黃俊介紹。
針對合肥站既有站房,采用新增樁基+預應力梁的方法對下穿影響區域站房基礎進行加固。由于站房內空間有限,新增的37根、樁長約41米的鉆孔灌注樁在地面以下10米需采用人工挖孔方式進行施工,并埋設鋼護筒,工程體量較大。樁基完成施工還需經過重重檢驗,強度達到要求后才能在樁基上部進行后續承臺及預應力梁施工,對預應力梁進行張拉及灌漿。
做好前期各項準備工作后,盾構機將啟動下穿火車站站房掘進施工,合肥軌道集團帶領參建單位將嚴格按照施工方案要求控制各項參數,采用克泥效、快凝漿液等新材料、新工藝,不斷提升技術水平,控制地層損失率,全力以赴保障1號線三期盾構施工安全、平穩推進,早日實現1號線三期順利洞通,為后續各項建設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國際客車展獲悉,11月5日,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4年10月份產銷數據快報。快報顯示,2024年10月,宇通客車實現銷售3221輛,同比增長43.22%。其中,大型車1321輛,同比增長10.82%;中型車1461輛,同比增長 84.94%;輕型車439輛,同比增長64.42%。 宇通客車作為國內客車行業的領軍企業,一直以來以其卓越的產品質量、先進的技術和完善的售后服務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支持和推廣,宇通客車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加大新能源客車的研發和生產力度,為宇通客車的銷售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同時,國家對公共交通的投入不斷增加,城市公交、旅游客運等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也為宇通客車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